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炮轰画坛,炒作还是创作?

兰亭书童 2006-06-29 中华绘画 评论
“气韵格法.阮荣春中国画三地巡回展”今日在上海美术馆首展开幕,此后还将在南京、西安展出。这次共展出其近期中国画作品80余件,题材以山水为主,兼及花鸟,作品形制既有长卷大幛,也有尺牍小幅,还有精致典雅的扇面小品。对于中国画,阮荣春不仅提出了“三气———正气、文气、静气”和“三个能力———造景造型、用笔用墨、营造气韵”等理论,并且对20世纪山水画的起步发展以及山水画的领军人物如傅抱石、黄宾虹等提出了质疑。 

  山水画大家一味涂抹? 

  在山水画发展的历史上,20世纪虽然出现了傅抱石、黄宾虹等山水画大师力求创新,并且在目前的艺术品收藏市场上可圈可点。但是,在阮荣春看来,20世纪山水画实为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低潮期,而傅抱石、黄宾虹也成了一味追求笔墨之人。 

  作为林散之、李可染之师,黄宾虹在美术界有“北齐(齐白石)南黄(黄宾虹)”之说,是近现代山水画坛上“又一变”的先驱。他曾提出,作画在意不在貌,不应重外观之美,而应力求内部充实,追求“内美”;又指出“国画的最高境界,就是笔墨”。 

  然而,阮荣春却指出:“黄宾虹在造景取象通融方面是没有创造性的,一味的笔墨,使他走上了‘机械’作画的道路。” 

  这虽为一家之言,但是阮荣春进而指出现在师习黄画者的状态,却较为中肯:“现在学习黄虹宾画风的人很多,但是我发现一些人的作品中已经出现了不好的苗头———一个平方尺与十个平方尺的笔墨表现形式几乎一模一样。一幅作品与十几幅作品也几乎类同。”对于学习前辈画风,在继承的同时应该有所舍取、发展,而不是无限放大其中的特色、照搬照抄。 

  20世纪山水画起步走错道? 

  应该说,傅抱石、黄宾虹和李可染是影响国内20世纪山水画发展的三位大家,阮春荣则简简单单用“浓重粗黑”将他们的画风一并20世纪山水画概而括之。 

  阮春荣认为“浓重粗黑”是低潮期的表现,而究其实质原因,他表示:“20世纪山水画的起步在当时政治文化舆论指向下,其实是走错了道。” 

  阮春荣解释,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开始,批判锋芒一直指向“四王”,认为他们的复古画风是中国画衰落的原因。他说:“这种批判的结果,只能加速中国画衰落的进程。四王作品着重表现笔墨、气韵、淡然文静的气息等是不应该否定的。相反,当时在新文化运动推崇下出现的革新派遗风给山水画坛带来的就是缺少‘临帖功’和我提出的‘三大能力’,只是一味涂抹、单纯追求浓墨重彩。” 

  链接 

  阮荣春: 

  出生于1950年,原为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现为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研究》主编。有学术专著《沈周研究》、《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考古学史纲》、《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国绘画通论》等问世。

Tags:画坛   炮轰   炒作   创作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