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张彦青:漫漫征程入画图

兰亭书童 2006-09-04 中华绘画 评论
由大众报业集团主办的“张彦青耄耋新作展”9月3日在山东新闻美术馆开幕。90岁高龄的张彦青先生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并在即兴演讲中寄语青年人: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诸多友”,以丰富人生阅历和文化积淀,创作出美好的人生画卷。
  艺术是和做人、做事
  联系在一起的
  张彦青先生一生经历曲折坎坷,孜孜于绘画艺术也已近70个春秋。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张彦青先生说:“我这一生,干得太杂,东奔西走,平平常常。但也正因为其杂,给了我多种的人生砥砺,有了较为丰富的人生经历。在我看来,艺术是和做人、做事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到一种‘真空’中去搞‘纯艺术’,那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他谈到,1954年初春,建国后济南市的第一个书画艺术团体——市政协美术组成立,画友们经常聚会,那时他就坚持艺术家不能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几十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看,确是如此。“我以前曾经也有几次想遁入唯艺术的象牙塔内,但事实证明行不通。我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常常问自己,从小就向往画画拜师求艺,又读了大学的美术专业,可是命运老是随着时局动荡颠簸,只有当今社会,才给我们这些搞艺术的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创作天地。”
  此次展览展出的均是张彦青先生近些年创作的国画精品,如《泰山写生》《巫峡行》等,巨幅气势磅礴,小帧亦咫尺千里,淋漓有致,皆是一幕幕生活的写照。张彦青先生说,“这些创作调动了我多年的文化积淀和人生阅历。从临清中学的艺术启蒙、天津陈少梅先生的指教到辅仁美术专科的学习、重庆中大的深造,特别是生活中的风雨激荡和精神上的灼烤淬炼,都使我自感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踏遍青山寻墨韵
  张彦青先生1943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美术系,1946年又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画专业,先后师从于臧克家、启功、徐悲鸿、黄君壁、傅抱石诸大师。早在上世纪40年代,他就在重庆、武汉、长沙举办过画展,上世纪50年代初参加了“山东省美展”、“全国第二届国画展”等展览。有些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美国、法国、保加利亚、新加坡、罗马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友人。1983年后出版发行了《张彦青国画选》、《张彦青山水写生集》、《中国当代艺术家书画库张彦青集》,并入编英国剑桥大学编篡的《世界名人录》。1989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谈起艺术创作,张彦青先生说,画画和写诗一样,画外功夫很重要。没有画外功夫,那就要跌跤栽跟头,就难成大器。“对有志于艺术之道的青年人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诸多友’尤其重要。艺术家要深入生活,深入到生活的底层,和平常人打成一片,从中汲取创作的营养,发现真善美,那种把自己关闭在书斋里‘憋’出来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平庸的生活不会产生出奇逸恣肆的艺术,就是这个道理。”
  几十年来,张彦青先生不知踏过多少山川莽原,领略了南疆北国、五湖四海的壮美,扩胸襟,助才情,润笔墨,足迹所至,耳闻目睹,笔下有物,纸上托情,游历万里,画稿充栋。这已经不单是面向自然收集素材、写生造化了,更是陶冶性情、培养才思、提高境界的重要手段。张彦青先生说,写生畅游与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合起来,往往令他感到心潮澎湃,涌动起无数审美的情感,也促使他去实践自己的审美理想。他表示,还将不断写生,创作出一批新的作品。

Tags:画图   征程   漫漫   张彦青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