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他,面色红润,银髯飘动,耳聪目明,行动矫健,思维敏捷,完全看不出已届98岁高龄;他,幽默诙谐,谈笑风生,使聆听者如沐春风;他,纯真率直,谦逊之中又略带狂放不羁,为人纯真质朴,言出行随,表里澄澈,说得兴起,大段诗文歌赋张口就来,手舞足蹈,可爱得像个孩子;他,学贯中西,精通古今,旁征博引,涉足领域之宽广、造诣之精深,后学实难望其项背。他就是国学大师、楚辞泰斗文怀沙。近日,文怀沙在书房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朝楚暮秦”偏好周秦文化
文怀沙桃李满天下,知交遍海内,在采访中,这位学术泰斗对近代许多文化名流都作了一番独到的评点,谈轶事,说历史经历,旁征博引,经史子集、中外文史直至街坊趣闻,无不信手拈来,谈吐儒雅可亲,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朝秦暮楚是不好的,我这一辈子对楚辞情有独钟,但晚年偏好周秦文化。中国有两种文化是最伟大的,一个叫风,一个叫骚。孔夫子讲‘登泰山而小天下’,而我说登秦岭而小泰山,因为孔子的‘根据地’是周公。”文怀沙的文化视野广及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精髓和要义,枝蔓旁逸斜出,思绪海阔天空。
晚年成了“四陪老郎”
谈话中,文怀沙兴致极高,拿出他近日出的一副生肖联的上联说开了——跳梁鼠辈,何足道哉,生肖十二汝缘何居首?这是他出的一个考试题目,他让好多文化名流来对答,但认为对得都不太如意。文怀沙说,有些人诗文做得不好,但为人好、谦虚,“诗不好我同情他”,但有些人稍有一点才气,便牛气哄哄的,还到处拉粉丝,人品太坏,“看了就叫我生气。有些粉丝爱偶像,就像一个漂亮姑娘爱上一个乞丐,我在想,为什么不爱上我这个糟老头子呢?”
文怀沙坦率的个性,在文化圈是极有名的。他说,有时感觉自己这块“活化石”确实有点活得慌,对于内心的困顿,“知我者,其在谁乎?”“有时感觉很悲哀,不期老大嫁作商人妇。比如我的字,有的写得好,有的写得不好,但市场上不管这些,人家出一万块钱要我写一个字,我说给一千块,不署名行吗?不署名我就可以不负责嘛。人家说,不署名,一百块我也不要。看来,我的名字不过是个虚名。”这明显是他的自谦,但他纯真的品性、人前不避讳的脾气,由此可窥一斑而识全豹。
提起这些,文怀沙不忘幽了一默:“现在买东西都讲个商标,我也算是中国的皮尔·卡丹吧?”一时满堂大笑。当记者争相提出要与他合影时,他的适时“牢骚情绪”又来了:“我是很可悲的,老了以后,竟成了四陪老郎,陪照就是其一。”
重视女性才算一流才子
文怀沙一生爱美女,他集王世鼐、卢纶等人的诗句而成的名世警策就是“夕照临窗起暗尘,强梳稀发着纶巾。老来犹剩双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研究了一辈子的楚辞、一辈子的屈原,文怀沙不但人生观、价值观以屈子为参照,甚至连爱情也向屈原学习。在他看来,屈原离骚篇章以芳草而喻美人,以女性为中心,张扬母性情结,这才是第一流的诗人;轻视妇女的就是“臭男人”,这样的诗人也只能算二流。
文怀沙认为美女分美人和佳人两种,“美人爱的是男人强健的身体,而佳人爱的是男人智慧的大脑。”这两点有区别,虞姬与卓文君也因此而不同。聊到历史上的爱情诗,文怀沙吟诵了司马相如的《凤求凰》,他完全沉浸在艺术享受中,近乎手舞足蹈了,并逐字逐句加以评说:“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司马相如很厉害啊,这几句一下就把卓文君那寡妇的芳心撩拨了,于是当夜私奔。”“凰兮皇凰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从我栖就是要双栖双宿,这比阿Q对吴妈说的那句我要跟你困觉,含蓄多了,也就诗意盎然多了。”
每次爱都爱得很真诚
文怀沙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莫过于两件事,一个叫生离,一个叫死别,这些年来,生离死别这种经验太多了,但是他还没有失去敏感,他不像梁山伯与祝英台那般从一而终,但是他每次爱都爱得很真诚。
谈到爱情,文怀沙的“三月三闭关”堪称绝世经典。抗战时,文怀沙在四川认识了一个好女孩,因为对方家庭的反对,女孩最后为他殉情自杀了。文怀沙说,当时他的封建思想特别重,他和这位女友并没有双宿双栖过,但自此以后六十多年,每到三月三,他就要“闭关”,闭门谢客,用以纪念这位女友,数十年来从未有一次间断。谈起这些,文怀沙的眼神中充满了凄婉的神情,这种内心的悸动能保持这么久,是什么样的伟大力量在支撑?他说,“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以至我后来发展到有了一个极端的言论——人生有两错,一是该上的床没有上,一是不该上的床上了。”
- 上一篇:专访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
- 下一篇:90岁吴冠中急于两事:说想说的话 为作品找归宿
猜你喜欢
- 2015-03-17 中国在全球艺术市场的份额继续回落
- 2015-03-17 沈阳故宫首次展出86件中国古代铜镜
- 2015-03-17 中国画都·潍坊艺术百家学术邀请展
- 2015-03-17 继往开来——2015中国版画家邀请展
- 2015-03-17 沈阳故宫首次展出86件中国古代铜镜
- 2015-03-17 民间收藏者现日本旧地图 证明钓鱼岛非日属
- 2015-03-17 盘点世界收藏界的中国风(图)
- 2015-03-17 行家称红木家具收藏未来热点是酸枝
- 2015-03-16 林语堂:书法是中国美学的基础
- 2015-03-16 血铸丰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北京邀请展征稿
- 搜索
-
- 12-02德国的大师艺术
- 12-02八大山人作品赏析
- 12-02诗情画意李可染
- 12-02罕见的晚清名人书法
- 12-02米勒的写实世界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4-14王朔撰文忆亲家朱新建:曾因怕尴尬不想见他(图)
- 03-31四川电视台《巴蜀画坛》:何开鑫翰墨人生
- 03-27邓化鸣携手梦晓为田子坊顾仁源画展作主持
- 03-03走进周鹏飞的书画世界
- 29711℃徐悲鸿生平
- 12196℃陈德宏花鸟画作品欣赏(一)
- 9462℃宋代名家山水画(一)
- 9208℃一尘不染的郑板桥
- 7496℃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7127℃宋代名家山水画(二)
- 6609℃宋美龄的山水画
- 6541℃吴冠中水墨画欣赏
- 6028℃宋代名家山水画(四)
- 5981℃范曾白描人物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一)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二)
- 05-27王叔晖工笔人物画《西厢记》(16幅)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三)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二)
- 03-08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一)
- 03-07唐寅山水作品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二)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