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画家简介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孙晓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并担任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绘画的创新与探索,综合借鉴了油画、雕塑、版画等视觉表现手法,形成了在宣纸上创作“油画”的艺术风格。
孙晓材的绘画创作在中外画坛上可谓独树一帜,是具有代表性的创新艺术。
从绘画本体上看,孙晓材的绘画是力图“打破水墨”从而“融会中西”的,他的作品是中西绘画美学融合后的视觉形象呈现。可以说,他的中国画创作是一种“综合的创新”,给予观赏者一种“综合美感”。
中国画以“水墨为本”,这几乎是千年的古训。孙晓材认为,在中国画绘画材料上应打破固有的“水墨”这一界限,把西方人的美学理念与东方人固有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这一探索的思路,被众多学者称为“综合画派”。
孙晓材通过中西绘画美学之间的“混合与比较”,独辟蹊径,这种探索表现在诸多方面:
▲《进城》
▲《悠闲乐》
相关报道:
·夏培耀:曾是油画系第一位主任
·杨小阳油画艺术:真切生动 呼之欲出(图)
▲《一路走来》
其一是“线的弱化”与“面的强化”。吴道子之后的中国传统绘画,“线”的审美作用被凸现了出来。这与“书(法)入于画”的传统息息相关。然而,中国画的水墨表现,未必一定要以线为“骨”。孙晓材的创新在于反其道而行之,他走上了以面为主、以线为辅甚至根本摒弃线的绘画道路,这就可能把油画的处理技法糅合进去。西方传统油画并不注重线,但比较注重呈现“面”的肌理。孙晓材的中国画吸收了西画的特点,一方面通过中国画的笔墨来呈现一种“表面的肌理”,这种平面的肌理效果反倒是油彩所不能达到的;另一方面,通过画面所表现的人物造型来呈现一种“隐含的肌理”,让观者产生一种与中国传统文化那种质朴感相关的视觉联想。
其二是“墨的强化”与“水的弱化”。在“水”与“墨”两者之间,孙晓材更青睐于后者,注重墨的渲染。这是因为,孙晓材自身不仅本来就有油画的研习根基,而且,“墨”这一维度更与西画相通。一般而言,“水”的灵性非常适合于表现中国的苍山嫩水,而“墨”也要凭借“水”的滋润,这样画面上水墨的痕迹往往透露出一种流动性和偶然性,从而使得绘画成为中国人的“心印”。然而,在孙晓材的绘画中,运用的主要是干墨焦墨,通过墨的干与燥来渲染出绘画对象的服装、皮肤、毛发的质感。而且,与中国传统绘画那种“一挥而就”不同,孙晓材则通过反复施墨来缩小画面的偶然性,把水墨的属性减弱到最小,充分运用油画的属性来表现审美客体。
其三是“中国画的神韵”与“西画的立体感”的融合。虽然,孙晓材的画借鉴西画的成分着实不少,但是一看便知是中国画。这不仅是由于作者都是以中国人为题材的,而且,孙晓材还运用了国画的“知白守墨”的布置手法。这些中国画中的人物,几乎都是被置于“留白”的空间之中的,即使有背景的点缀也是相当抽象的,的确达到了“计白当黑”的效果。孙晓材在“综合”传统绘画优秀技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综合诸多表现形式,用新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情趣,打造了独特的艺术语言。
相关报道:
·夏培耀:曾是油画系第一位主任
·杨小阳油画艺术:真切生动 呼之欲出(图)
▲《天伦之乐》
相关报道:
·夏培耀:曾是油画系第一位主任
·杨小阳油画艺术:真切生动 呼之欲出(图)
▲《吴冠中》
相关报道:
·夏培耀:曾是油画系第一位主任
·杨小阳油画艺术:真切生动 呼之欲出(图)
▲《小牧人》
相关报道:
·夏培耀:曾是油画系第一位主任
·杨小阳油画艺术:真切生动 呼之欲出(图)
▲《乐在其中》
相关报道:
·夏培耀:曾是油画系第一位主任
·杨小阳油画艺术:真切生动 呼之欲出(图)
▲《狗娃娶亲》
相关报道:
·夏培耀:曾是油画系第一位主任
·杨小阳油画艺术:真切生动 呼之欲出(图)
▲《小卓玛》
相关报道:
·夏培耀:曾是油画系第一位主任
·杨小阳油画艺术:真切生动 呼之欲出(图)
《两小无猜》
相关报道:
·夏培耀:曾是油画系第一位主任
·杨小阳油画艺术:真切生动 呼之欲出(图)
▲《城市守望》
相关报道:
·夏培耀:曾是油画系第一位主任
·杨小阳油画艺术:真切生动 呼之欲出(图)
猜你喜欢
- 2015-03-18 安徽博物院藏潘玉良油画作品在黑龙江展出
- 2015-03-15 老油画家作品 拍卖市场的“天漏”?
- 2015-03-15 “大通胀”来袭 今年秋拍“不差钱”
- 2015-03-15 失踪近1世纪油画现阁楼 或10万美元拍出
- 2015-03-15 “红色画作”拍卖受追捧 《幸福渠》4592万元高价成交创记录
- 2015-03-15 “红色画作”拍出4592万元高价创记录 图
- 2015-03-15 郎世宁宫廷贵妃油画亮相北京秋拍
- 2015-03-15 徐悲鸿三油画将现春拍 拍价有望再破纪录
- 2015-03-15 常玉《五裸女》有望打破华人油画价格纪录
- 2015-03-15 陈逸飞《山地风》8165万元刷新中国油画纪录
- 搜索
-
- 12-02德国的大师艺术
- 12-02八大山人作品赏析
- 12-02诗情画意李可染
- 12-02罕见的晚清名人书法
- 12-02米勒的写实世界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4-14王朔撰文忆亲家朱新建:曾因怕尴尬不想见他(图)
- 03-31四川电视台《巴蜀画坛》:何开鑫翰墨人生
- 03-27邓化鸣携手梦晓为田子坊顾仁源画展作主持
- 03-03走进周鹏飞的书画世界
- 29711℃徐悲鸿生平
- 12196℃陈德宏花鸟画作品欣赏(一)
- 9462℃宋代名家山水画(一)
- 9208℃一尘不染的郑板桥
- 7496℃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7127℃宋代名家山水画(二)
- 6609℃宋美龄的山水画
- 6541℃吴冠中水墨画欣赏
- 6028℃宋代名家山水画(四)
- 5981℃范曾白描人物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一)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二)
- 05-27王叔晖工笔人物画《西厢记》(16幅)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三)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二)
- 03-08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一)
- 03-07唐寅山水作品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二)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