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我看吴礼奇的书法

shxw 2007-11-23 软笔书论 评论

    朋友将吴礼奇近期创作的书法作品给我看,我认真读过吴礼奇的作品后,认为他的书法作品章法自然,行笔稳健,线条灵动,颇有韵味。

    安徽枞阳,自古以来,地杰人灵,名人辈出,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就出生在这里。礼奇自幼受家乡文化的熏陶,为他的书法创作打下了基础。勤奋刻苦是成就礼奇书法的重要因素,据他的朋友介绍,礼奇十分刻苦,从小就喜爱文学艺术,对书法更是心追手摹:从唐楷入手,临汉隶,兼及怀素,继而潜心研习二王及王铎、郑板桥。虽然工作繁忙,但他每天坚持读书、临帖。

    礼奇为人谦慎,尽管他身为安徽交通技术学校校长、安徽池州市书协常务副主席,却经常携带习作虚心向前辈同行求教。他是一个真诚的人,能把批评他的人当朋友,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因此,他的书作也就呈现出一种常变常新的面貌。从礼奇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他对传统优秀法帖作过认真研究。注重线条的变化是礼奇近期的书法特点之一。中国书画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优秀的书法作品,点画一定是富有抑扬顿挫、用笔一定要圆转欹侧、富于变化。笔意作为中国书画作品的神韵,强调在具体的创作中,是指作者运笔的艺术经营和笔画运转所表现出来的风格与功力。行草书法作品,特别注重以线条的丰富多变来表现书法的艺术性,在笔法的挥运中,更注重讲究书写的笔意、笔韵。作品中字的间架、结构以及整体布局都是通过驾驭柔毫,通过用笔的多变多姿来体现书法作品的疏密得宜,刚柔相济的。而错综变化的直线、曲线、折线,这些深具波浪式、律动式的线条,并不是孤立的、一成不变的,是书家用作品来表现的一种生命的艺术形式。从礼奇的书法中,可以读到他极讲究用笔的快慢、轻重、曲直,从而做到了用笔的方圆兼用,不悖法度。由于他对怀素、王铎、郑板桥的书法做过一些研习,所以在他的行草书作品中,线条或折或曲,或粗或细,或短或长,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书法规律,并运用自如,富于变化。

    书法艺术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性,它与文学、美学、哲学、史学以及绘画、音乐等诸多艺术门类相关联。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一定也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透彻的研究者。近日得知,礼奇在扎扎实实苦练书法基本功的同时,还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不断加强书外功的修炼上,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与起步,这对提高他的书法艺术品位是甚有裨益的。

    纵观礼奇的书法近作,他于诸家均有所得,客观地讲,在他的近作中,风格与个性尚不够突出,从他的朋友口中得知礼奇君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从事书法研习的,我也就释然了。期望礼奇君在今后的创作中,能“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南朝梁庾肩吾《书品》)

吴礼奇书迹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