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客居鹏城十几年,也多少沾染了南人的习性。岭南之地自古地卑而土薄,养不得懒人,实实在在才是养生的良方。此次“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在广东举行,对广东从事书印的人来说可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之下怎能袖手以待,可以说这一次准备迎战国展是最投入、最认真的一次。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最终篆刻竟得了奖,而那篇草率的《当代书法创作应如何建立历史地位》的小文也被入选国展论坛。获知得奖后,原本气定神闲的心趣难免也激动了一阵子。得失间,颇多感悟。
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是中国书法界最高级别的综合性展览,被誉为书法界的“奥林匹克”,每四年举行一届。入选国展被视为每个书法篆刻者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和最大的荣誉。看今日中国,华夏大地尽为2008奥运鼓舞欣然,那等同于书坛印界奥运盛事的国展,也办得红红火火,其中参选作品竟达55319件,为历届国展作品数量之最;投稿作者来自世界四大洲,从98岁的老寿星到8岁的小孩童均挥笔一试,虽然后者年龄未达到赛事要求,但也可见神州大地对此次国展的热情。所以说,此次国展的成功举办,大力推动了中国书法事业的全面繁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其意义以及影响力均可在中国书法史上重重地挥它一笔。
另外,广东省首次承办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极大地鼓舞了广东书法爱好者的创作热情,投稿作品高达7082件,为全国之首。看来,广东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体现在宣纸印石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出文化大省的基石已日渐巩固。
如同奥运,此次国展也是竞技,众参与者挥笔舞刀,以高水准的姿态同比高低,可谓一时书坛印界高手群集。若说特色,与以往国展相比,虽无新派开立山门一炮而红之现象,但获奖作品均可圈可点。当然,个性鲜明的作品总是能让评委耳目一新,在多达数万件的参选作品中能得评委细细赏评的,除了实力水平以外,视觉效果、装裱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书法篆刻历史源远流长,数千年的古今书法大家为今人留下了异彩纷呈的书法艺术作品,也建立了当今书法欣赏的标准,这就是书法水平高低评断的共性,而能从其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并创立属于自己的风格,就是个性创作。所谓个性创作,就是在共性中彰显个性,而非刻意标新立异,是一种让众人似曾相识,但又不可名状,是属于个人的艺术创作,此应为参展获奖的基本要求。
本人此次获奖,幸甚抱着志在参与的心态居多,当然也庆幸得奖。否则,不敢说自己会没有抱怨的心思。既然参与,就志在必得,但多年的参与经历,失意之心常有,也早已习惯。话又说回来,获奖开心,不获奖不开心,这是人之常情,有期望就有失望,期望愈高,失望常常也愈大。之前,我常这样告诫自己:书法是艺术,书法创作是艺术创作,以心写字,以意刻印,“心意”二字乃书印创作之大道,在此修道过程中,人就不应该刻意强心,要成大器,就要看得远。参展是目的而非目标,获奖是目标而非理想。依此观点,无论得奖与否,都应调整心态,明确自己在干什么,要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
首先就要积极参与。积极的心态能让自己更健康地创作。俗话说勤学当不辍,砥砺终有成,创作是手段,学习才是过程。
其次要调整心态。荣誉这东西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一种激励,能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凝聚精力,激发热情和灵感,多参展,自然能多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能创作出精品之作。另一方面,也能让人因为失望而颓废丧志,了无生气。作为真正代表国家,乃至世界水平的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能获得奖项自然需要艺术水准。但荣誉并不仅仅是一次奖项就能赋予全部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修炼,尤其是书法创作的特殊性,注定了爱好此物的人,必须内外兼修,内修心境,外修笔锋。一幅作品的内容、字义、文理代表着创作者的风格、流派和功力,其间不易,书者自明。数千年来的书坛典故,早已告知后人种种创作蹊径,但也明示后来者,此笔之重,重于泰山,笔下之字,皆为心血。无巨大付出,无灵台一现,必定没有大成。
记得许多年前崔志强先生曾刻一印“出大师的年代”,可谓对当今书坛浮躁现象一语中的。会写字不代表能写好字,会写一手好字和享有特定的社会地位不代表就是大师。匠与师之间区别甚大,匠为众,能成师者少之又少,而能为大师者,更为罕有。得奖者并非大师,仅仅为匠中佼佼者而已。依此明示自己,获奖之欣喜变得惶惶之恐,进而暗暗自喜,此次参展,原来获知匪浅,意趣盎然。
人生漫漫,国展四年一次,刚好以此为年轮,若是像那位98岁高龄仍孜孜不倦的老翁一般,在那个高龄亦能参展,当不亦乐乎。此无他,足能说明那时的我还身体健康。
- 上一篇:何绍基碑帖结合的艺术实践
- 下一篇:书法必须“文不加点”?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3-17浅谈元画的风格及技法
- 03-17石鲁书画作品辨伪
- 03-17方楚雄:接续花鸟画文脉
- 03-09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画:庄严与世俗
- 03-04冯钟云:笔墨之中的灵韵与自由意志
- 03-02章庭钰——中国画坛十大巨擘献礼两会
- 02-10谭贵清——中国当代十大巨擘献礼全国两会
- 02-06中国古代书画名迹的著录
- 02-06禅画与文人画的区别
- 02-06周昉《簪花仕女图》为唐代孤本反映仕女形象特征
- 20712℃王羲之如何写成天下第一行书?
- 10446℃书法与乐趣
- 9121℃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 780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6523℃漫谈故宫藏晋唐宋元书法名画
- 6167℃楷书卢中南
- 5796℃书法(行草)歌
- 5647℃我国邮票上的书法艺术
- 5571℃启功先生的坚与净
- 5401℃中国山水的审美境界
- 06-1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11-06吴门书派概述
- 10-22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 09-26苏州园林书法略说
- 09-24揭姓历代书家
- 09-21帖学五人谈
- 09-19历届兰亭书法节回顾
- 09-19古代绍兴书家概述
- 09-17现代书法今昔谈
- 09-13论法帖中的避讳现象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