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当可染先生朝斯夕斯、胸无旁骛地沉浸于自己宁寂而庄严的心灵王国的时候,他趋近的美便与教养合而为一。他的作品陶冶了整个一代人,还将千秋万代地陶冶下去。艺术的助人伦、成教化,不是如演说家那样带有着直接的目的性。它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们心悦诚服,趋向社会的崇高。可染先生的艺术正是如此更内在地激励着人们的心灵。
可染先生好学而敏求,这是他“苦学派”的唯一解释。苦学者不意味着枯涩无味的下笨功夫,我曾有幸上可染先生的书法课,他不强求碑帖的选择,但是他喜欢《麓山碑》、《张迁碑》、《张猛龙碑》、《爨宝子》、《爨龙颜》、《石门颂》、《石门铭》。我选了一本《礼器碑》。他说要平心静气地读碑,知其间架,重其用笔,悟其风神,能于此三者有所悟,则去书道不远矣。书法课上,可染先生不喜欢一挥而就式的所谓笔动心不动的、麻木不仁的写字习气。他希望能做到“屋漏痕”,而且讲到怀素与颜真卿两人之间对书道峻极境界的论讨。颜真卿问怀素,汝师邬彤的书法如何?怀素说如折钗股。颜说,折钗股何如你的屋漏痕。两人相与大笑,是怀素青出于蓝矣。可染说用笔之际虽所向空无一物,然则胸中应觉艨艟之遇浪遏,冲波逆折而前,当此之时,笔锋必有生涩出焉,必有稚拙出焉。有生涩稚拙矣,然后再求大巧,则大巧即在其中,而不似水注玻璃,一顺而下,可惜无痕费精神,画了半天,没有留下足观的一笔。这颇似目下的画家某,不见其用笔,唯见春蚓之绕草,秋蛇之绾树,杂以五彩纷呈的乱点,谓为中西绘画之交融于斯集大成,不亦尘秽视听而轻当世之士乎?
可染先生是大画家,所以他的书法课正好安排在他的山水画课之前。我们深知此中所包含的深旨大义。可染先生在书法上所信守者无疑是包世臣、康有为的碑学睿识。而据先生说,碑刻由于千百年的风雨袭蚀和兵燹磨砺,线条脱却了初刻时的锐利痕迹,书道所重的无起止之迹于此可问消息。这使我想起苦禅先生所不断提起的老子“善行无辙迹”的奥义。李可染和李苦禅先生用笔都不快,而其生涩高古可称同臻极境。
可染先生于书法所下功夫可谓焚膏继晷,三十多岁时的风华婉转至五十岁后一扫而空,石破天惊,创旷古无双之结体用笔,无丝毫泥古、媚俗、求奇、娇饰、市井、乡愿……一切的书画艺术可恶的痕迹与可染先生的书法格格不入,只觉铮铮其骨、磔磔其态,近之则畏,远之则敬。那是雕、是刻、是琢、是磨、是金、是铁,这种感受是灵魂的震撼。有一次可染先生笑谈:“邹佩珠(李可染夫人,编者注)批评我的结体不够美”,邹先生反唇相讥:“你写得好是不用说了,一点意见都不能提么?”我说:“求全之毁,邹先生是在欣赏你的‘不美’,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可染先生的字我行我素,决不苟合取容,是颇见他笔下之牛“时亦强犟”的性格的。
有一次说到线,可染先生联想起京剧,他说一个卓越的京剧演员会将每一个字送到听众的耳中,其原因很多,但其中一点是他会把中国字的声母和韵母前后慢慢吐出,如“和”一定是“h赫——e哦”,名角能控制声调的每一丝变化,这和用笔是一个道理。我恍然大悟。这不正是声音的上的“屋漏痕”吗?我又想起每逢新年联欢,李可染可能会拉一下二胡,那真是铿锵老辣苍凉哀惋的高度统一。这其中固有先生青年时代国家山河破碎的难伸孤愤,也有先生倔强不拔的满怀壮志。那琴弦被先生控制得丝丝入扣,声声入耳,那真正是声音上的“屋漏痕”了。
(摘自2007年秋季号《中国文化》范曾《魂魄犹在江山图——可染恩师百年诞辰祭》,题目为编者所加)
- 上一篇:惜字亭、字库及其他
- 下一篇:当代中青年书法家批评汪永江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3-17浅谈元画的风格及技法
- 03-17石鲁书画作品辨伪
- 03-17方楚雄:接续花鸟画文脉
- 03-09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画:庄严与世俗
- 03-04冯钟云:笔墨之中的灵韵与自由意志
- 03-02章庭钰——中国画坛十大巨擘献礼两会
- 02-10谭贵清——中国当代十大巨擘献礼全国两会
- 02-06中国古代书画名迹的著录
- 02-06禅画与文人画的区别
- 02-06周昉《簪花仕女图》为唐代孤本反映仕女形象特征
- 20712℃王羲之如何写成天下第一行书?
- 10446℃书法与乐趣
- 9121℃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 780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6523℃漫谈故宫藏晋唐宋元书法名画
- 6167℃楷书卢中南
- 5796℃书法(行草)歌
- 5647℃我国邮票上的书法艺术
- 5571℃启功先生的坚与净
- 5401℃中国山水的审美境界
- 06-1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11-06吴门书派概述
- 10-22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 09-26苏州园林书法略说
- 09-24揭姓历代书家
- 09-21帖学五人谈
- 09-19历届兰亭书法节回顾
- 09-19古代绍兴书家概述
- 09-17现代书法今昔谈
- 09-13论法帖中的避讳现象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