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吾生也晚,研究张大千艺术、艺事二十余年,却缘悭大千居士一面。所幸结缘大风堂门人多多,屈指算来,不下三十人,遍布海峡两岸。而今大风堂门人也相继老去,健在者已寥若晨星。长江后浪推前浪,大风堂的薪火尚有第二代传人吗?据我所知答案是肯定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台北大风堂书画研究会会长游三辉就是一位。
游三辉,台湾宜兰人,台北复兴商工美工科系毕业,从事室内设计,设计之余习书画金石,转益多师,先后拜大风堂门人孙云生、孙家勤为师,号大风堂门下。
我与三辉老弟相识有年,先后与他游京城,上黄山,赴蓉城,下杭州,继而,在长沙、上海参加“游三辉书画展”六次,朝夕相处,其乐融融。在我的印象中,三辉是个追求俊美的人,大而言之书画艺术,小而言之服饰饮食,乃至生活细节,无不以俊美求之。
先说画,明眼人一看便知,他的画是从张大千晚期画风入手的。泼墨泼彩,墨色淋漓酣畅,色彩亮丽绚烂,山兮水兮、云兮树兮,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泼到好处,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观众无不以漂亮、俊美赞之。
再说书,行家谓其书,法度森严,点画游刃有余,结体甜美秀蕴,不仅能写一笔浑厚流畅的于右任体标准草书,而且还能写一笔古媚多姿的张大千体魏碑行书,时而打太极拳,时而打跆拳道,观者无不以漂亮、俊美赞之。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三辉也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他十分讲究衣着服饰,无论质地、款式、色彩都很注重,令人有和谐、舒服之感。在饮食上,台湾人注重美食,三辉亦然,食不厌精。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搞艺术的都喜着奇装异服,留大胡子、长披发、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三辉则不然,他注重礼节、注重边幅,认为这是人的整体形象,整体形象不佳,谈何艺术?
我请三辉画一画自己,他笑着答应了,花了半天功夫,寄来了一幅白描写生像,画得很写实,也许是对镜写生,写得一丝不苟,脑后梳着马尾巴长发,中式外衣上三粒衣纽,都工细地写了出来;也许是作画太累了,比去年清瘦了;也许是为了“俊美一番”,有意画清秀了。难怪他“左看不像,右看失真”。原因何在?怕出在太认真了,一意想“俊美一番”,虽说“墨倾一斗”,结果过犹不及,适得其反。我打电话把这层意思告诉了他,请他放松心态,放开手脚,画印象中的自己,可以夸张一些,不要怕丑化自己。他答应再试试,试的结果,试出了这幅脸部有光阴效果的头像,光阴是肌肉的象征,这是一幅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漫像,较之光滑莹洁、刻意工致的白描写生反而俊美了。
俊美,是一种美的境界。刻意求之,求之不得;无意为之,反倒得之。作画如此,做人亦然。不知三辉老弟以为何如?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3-17浅谈元画的风格及技法
- 03-17石鲁书画作品辨伪
- 03-17方楚雄:接续花鸟画文脉
- 03-09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画:庄严与世俗
- 03-04冯钟云:笔墨之中的灵韵与自由意志
- 03-02章庭钰——中国画坛十大巨擘献礼两会
- 02-10谭贵清——中国当代十大巨擘献礼全国两会
- 02-06中国古代书画名迹的著录
- 02-06禅画与文人画的区别
- 02-06周昉《簪花仕女图》为唐代孤本反映仕女形象特征
- 20712℃王羲之如何写成天下第一行书?
- 10446℃书法与乐趣
- 9121℃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 780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6523℃漫谈故宫藏晋唐宋元书法名画
- 6167℃楷书卢中南
- 5796℃书法(行草)歌
- 5647℃我国邮票上的书法艺术
- 5571℃启功先生的坚与净
- 5401℃中国山水的审美境界
- 06-1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11-06吴门书派概述
- 10-22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 09-26苏州园林书法略说
- 09-24揭姓历代书家
- 09-21帖学五人谈
- 09-19历届兰亭书法节回顾
- 09-19古代绍兴书家概述
- 09-17现代书法今昔谈
- 09-13论法帖中的避讳现象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