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隶书的出现是代表了一次承上启下的作用,隶书的出现则是今文字的开端,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它上承秦篆书,下启魏晋楷书的先河。无声的支援了两个时代,成为其中的重要过渡。
隶书分为有秦隶和今隶。秦隶是指秦至西汉初期的隶书,亦称古隶。古隶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近年来,据考古发现了战国时期的木牍、竹简(四川省青川县郝家坪出土的木牍、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简)隶书,形体正方、长方、扁方不拘,笔画肥瘦、方圆、刚柔极富变化,点画中还出现了明显的起伏和波势,改变了篆书笔画整齐划一,形体也有严整持重,落落大方,遒美丰腴的。在章法的用笔上为东汉碑刻奠定了基础。
汉隶是在西汉隶书的基础上进行改易的,初追求整齐美观,有规律的运用波磔,字形左舒右展,有分张外拓之势,如:1977年河北宣县40号汉墓出土西汉宣帝时期的简书。隶书达到了成熟的阶段,是在西汉晚期。到东汉,隶书已发展为高峰阶段。所以,汉隶主要指的是东汉碑刻上的工整隶书,此种隶书也称为“八分书”。“八分”的主要说法有,唐张怀瓘《书断》云:“渐若八字分散,故曰八分。”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说:“言其势左右分布相背然也。”八分书的典范有:《史晨》、《曹全》、《乙瑛》、《礼器》等东汉碑刻。《史晨》结体方整,端庄典雅,用笔圆润,疏密匀称,提按得法,被后世誉为“八分正宗”。《曹全》结体略取侧势,笔法圆腴遒劲,美艳匀整,秀美飞动。《乙瑛》结体方整中有跌宕之姿,笔划规矩有法度,捺画沉着有力,用笔方圆结合。《礼器》结体富于变化,字形有长、有方、有扁、有大、有小,极为生动,秀丽典雅,笔画瘦朗劲健,收笔处多见方析,捺画特别肥厚,斜度大,长笔的波画下重笔,尾部尖挑状。
隶书,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不同风格的隶书书体,点画的生动有力,结体的绮丽多姿,错落有致的章法,飞动的神情,须娴熟的书法家用笔技法及个人情感的抒发来达到。为此,对隶书的品评必须具有字内工夫,技法和字外工夫,修养两方面。
从商周的甲骨文、金文至秦的小篆,称为古文字。隶书的出现则是今文字的开端,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它上承秦篆书,下启魏晋楷书的先河。
隶书分为有秦隶和今隶。秦隶是指秦至西汉初期的隶书,亦称古隶。古隶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近年来,据考古发现了战国时期的木牍、竹简(四川省青川县郝家坪出土的木牍、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简)隶书,形体正方、长方、扁方不拘,笔画肥瘦、方圆、刚柔极富变化,点画中还出现了明显的起伏和波势,改变了篆书笔画整齐划一,形体也有严整持重,落落大方,遒美丰腴的。在章法的用笔上为东汉碑刻奠定了基础。
汉隶是在西汉隶书的基础上进行改易的,初追求整齐美观,有规律的运用波磔,字形左舒右展,有分张外拓之势,如:1977年河北宣县40号汉墓出土西汉宣帝时期的简书。隶书达到了成熟的阶段,是在西汉晚期。到东汉,隶书已发展为高峰阶段。所以,汉隶主要指的是东汉碑刻上的工整隶书,此种隶书也称为“八分书”。“八分”的主要说法有,唐张怀瓘《书断》云:“渐若八字分散,故曰八分。”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说:“言其势左右分布相背然也。”八分书的典范有:《史晨》、《曹全》、《乙瑛》、《礼器》等东汉碑刻。《史晨》结体方整,端庄典雅,用笔圆润,疏密匀称,提按得法,被后世誉为“八分正宗”。《曹全》结体略取侧势,笔法圆腴遒劲,美艳匀整,秀美飞动。《乙瑛》结体方整中有跌宕之姿,笔划规矩有法度,捺画沉着有力,用笔方圆结合。《礼器》结体富于变化,字形有长、有方、有扁、有大、有小,极为生动,秀丽典雅,笔画瘦朗劲健,收笔处多见方析,捺画特别肥厚,斜度大,长笔的波画下重笔,尾部尖挑状。
隶书,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不同风格的隶书书体,点画的生动有力,结体的绮丽多姿,错落有致的章法,飞动的神情,须娴熟的书法家用笔技法及个人情感的抒发来达到。为此,对隶书的品评必须具有字内工夫---技法和字外工夫和修养两方面。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给人们留下了大量美的享受。其中以隶书最具有代表性,希望今后大家能够多了解一下隶书,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 上一篇:张雨书法评述
- 下一篇:孙过庭《书谱》理论价值研究
猜你喜欢
- 2015-03-16 2014年法国历史文化遗产游客增长
- 2015-03-13 玉镯历史悠久升值潜力大
- 2015-03-13 优雅的收藏:工作之余的闲情逸致
- 2015-03-13 在影像中回味历史
- 2015-03-13 鉴别瓷器 先学历史
- 2015-03-12 香港苏富比春拍总成交近35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 2015-03-12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赌石
- 2015-03-11 正定历史文化展亮相国家典籍博物馆
- 2015-02-25 探寻“羊”的历史
- 2014-12-17 “牵星过洋——中非海上丝路历史文化展”在坦开幕
- 搜索
-
- 03-17浅谈元画的风格及技法
- 03-17石鲁书画作品辨伪
- 03-17方楚雄:接续花鸟画文脉
- 03-09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画:庄严与世俗
- 03-04冯钟云:笔墨之中的灵韵与自由意志
- 03-02章庭钰——中国画坛十大巨擘献礼两会
- 02-10谭贵清——中国当代十大巨擘献礼全国两会
- 02-06中国古代书画名迹的著录
- 02-06禅画与文人画的区别
- 02-06周昉《簪花仕女图》为唐代孤本反映仕女形象特征
- 20712℃王羲之如何写成天下第一行书?
- 10446℃书法与乐趣
- 9121℃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 780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6523℃漫谈故宫藏晋唐宋元书法名画
- 6167℃楷书卢中南
- 5796℃书法(行草)歌
- 5647℃我国邮票上的书法艺术
- 5571℃启功先生的坚与净
- 5401℃中国山水的审美境界
- 06-1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11-06吴门书派概述
- 10-22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 09-26苏州园林书法略说
- 09-24揭姓历代书家
- 09-21帖学五人谈
- 09-19历届兰亭书法节回顾
- 09-19古代绍兴书家概述
- 09-17现代书法今昔谈
- 09-13论法帖中的避讳现象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