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堂 > 书法入门 / 正文
书法的纯度
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十一
主讲教师:于钟华(浙江大学博士人文论坛主持人、济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古典书法研究中心主任) 教学概要 提出草书“纯度与深度”的问题,重点从三个方面具体讲解草书的“纯度”。 课堂实录 一、关于纯度 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大多数人都会按照个人的习惯来书写,有人认为按照个人的习惯去书写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了。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书法的纯度就将降低了。一般意义上的书写,大家认为写得有个性,便是成功的书写。但事实上作为高层次的书写,它有两个保障,即纯度与深度,两者结合最终走向的是高度。这就是判断一幅作品好与不好、高与不高的标准。就比如我们说一个人好不好,好人即多是给人予帮助,很少找别人的麻烦,与人能够和平相处,但是好人并不一定是高人。如果离开纯度去谈书法,就会掉到一般意义的书写里去。书论或画论里经常出现“高人志士”、“非高人志士不能为”的说法,它体现了作品整体的高度,而高度是建立在纯度和深度之上。如何走向高度?我们首先要保证作品的纯度。 二、纯度的层次 书法的纯度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文字与书法(书写)之间的辨识度 大草,大人之草。既然叫做大草或者狂草,这个时候大草就从文字里跳了出来,它已经不是文字意义上的某一种字体,字体里是没有大草这个概念的。字体里有楷书、草书、隶书、篆书、行书五种,正如字体里没有大草和小草的区分一样,在字体里也没有大楷、小楷的区分。但是在书法里,我们称之为书体,指向的是书法。比如楷书,分为魏晋、唐人、魏碑的楷书等几种方式。我们将它划分成了时间段,某一个时间段具有它的公共性。 从各个时间段里,我们看出了字体与书体的区别:字体是以文字为主导的,涵盖的范围比较大,削弱了图像,强化了文字的指示功能。例如“杯子”,写两个字时的字体不重要,重要的是指示的物。所以,物大于字体。“杯子”没有特指哪一个,可以是你的,也可以是我的;可以是外国的,也可以是中国的,只要是杯子都可以用汉字“杯子”来称呼。所以“杯子”,是对世间所有杯子的公共性抽象出来的结果,是对普遍性的提升。“杯子”,我们在查字典的时候,会看到解释是“杯子,日用器皿,用来饮茶或者喝水。”这叫做概念解析,也叫做解词。概念指向一是普遍性;二是静态化的事物。概念化的东西,必须放在上下语句的语境中才会呈现出动态。 书体,有时间指示,有历史上具体的时间指向,能够标示它的时空的独特性,走向具体,不再是概念。总之,字体是概念性的、普遍性的;书体是具体的、独特的、个体性的。在一个宏观的背景下,越是细节的描写,它的手法越来越丰富,越走向文字表达的艺术性。以简言之,只要是概念化的都不是艺术,艺术是图像的。 为什么有人的书写被称之为“老干部体”?比如写行书,写得仅仅是楷书基础上有点连贯的字体,而不是和某个时期出现的具体的实存所对应的行书。这样书写出来的行书,是字体意义上的行书,而不是书体意义上的行书。 第二,书体之内时空段之区别 以草书为例,草书分为章草、小草、大草。这样的区分我们还是容易将草书概念化。例如章草,我们很容易将章草概念化。一般意义上来讲,我们会认为章草是扁扁的草书,带有一点隶书燕尾的横向取势,纵向不连贯的草书,这是一个概念化的章草。章草指向具体时空,东汉末到晋朝的章草,我们认为是本源上的章草,比如皇象的《急就章》等。到了明代,宋克写章草;到了清代,沈曾植写章草,还有当代写章草的,这些都是它的流。这时,我们会发现在一个具体的时空里面,章草指向了某一个时期的某一个代表人物是谁。这就说明,纯度是不断地指向具体,以至于指向某一个人。我们讲到某一种书体,闪现的是具体的图像,也就是具体的时空,对应的是代表书家。再如大草,概念化的大草主要指向两个方面:一是上下字之间如何关联在一起;二是长线条的贯穿,是若干字能构成一组。而指大草向具体,也即纯度,我们先想到是张旭的《古诗四首》与怀素的《自叙帖》,然后是黄庭坚、徐渭、王铎、傅山等等的作品。再如小草,有王羲之的《十七帖》、怀素的《小草千字文》和智永的《真草千字文》等等。我们学草书,学的是具体时间的某一个书家,要明确你将要主攻哪一家。如果忽略了纯度与高度,想走融合,融百家为一家,不仅纯度会降低,而且也被实践证明是走不通的。 第三,代表书家的内部具体法帖的区别 王羲之的字大家都能接受,老百姓看着也舒服,现在有些书法家写的字老百姓欣赏不了。所以,能够留来的是包容性更强的作品。一般意义上的的学书法,比如颜真卿也很容易被概念化,有人写一辈子颜体,别人不知道他写得是哪一个帖,他会把书家的整体风格概念化为一种状态,粗一看就是颜体,具备橫细竖粗、外拓、外紧内松等几个颜体楷书的基本特征,但是是在图像的基础上,固化为几种模式。这样就把图像概念化了,将图像由动态化改为静态化了。其实,同样是颜体楷书,《麻姑仙坛记》与《颜勤礼碑》、《多宝塔碑》与《颜氏家庙碑》面貌相差很大,怎么能笼统的概括成为固定的图式呢?在一张宣纸上能写出五种有具体所指的颜体这才是练习,也就是说你笔的辨识度提高了,不是笼统的写成一种大致相似的状态,而是毛笔能写出若干种具体状态。再例如,同样是写怀素的草书,也有很多种字帖,《自叙帖》、《苦笋帖》、《论书帖》、《小草千字文》等等,每一种字帖的写法也有很大不同,我们有没有拓展过写出来呢?这个问题很值得大家思考。 这是我们讲的提高书法的纯度,要走向某一个书家的某一件作品。具体代表书家的内部具体法帖的区别很重要,具体的代表书家的图像已经隐约显现,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容易将图像概念化,我们要注意将具体书家的内部区别,反抗概念化、反抗抽象、反抗普遍性,不断地走向具体,提高书法的纯度。 三、课堂练习 对比临习怀素草书《自叙帖》、《苦笋帖》、《论书帖》、《小草千字文》。 四、课后作业 选择一种书体,理清源流。 (课堂录音整理 马杏品)- 上一篇:浅谈小学教育中的“写字教学”
- 下一篇:《张玄墓志》的临摹与创作
猜你喜欢
- 2015-03-17 邱振中:探索书法的可能性
- 2015-03-16 林语堂:书法是中国美学的基础
- 2015-03-15 弘一法师书法印章文稿欣赏
- 2015-03-15 享受古典家具 红木家具难弃爱
- 2015-03-15 中国古典家具收藏:别让红木给忽悠了
- 2015-03-15 老木开花 古典家具收藏鉴赏
- 2015-03-15 于右任书法作品流传广 拍卖市场伪作多
- 2015-03-15 180米书法长卷600万起拍
- 2015-03-15 桂林举办2011年桂林•首尔中韩书法作品交流展
- 2015-03-15 “翰墨春秋美术书法展”在济南举行
- 搜索
-
- 08-13薛元明:谈结字
- 08-13薛元明:笔法杂谈
- 08-08行草书法技巧
- 08-08陈忠康谈国展创作——国展创作三步走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超武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张建会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汪永江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海良
- 08-05薛元明谈入帖
- 08-05临帖层次把握与书体的过渡及兼容
- 37432℃《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29686℃书法的“狂狷美”
- 26430℃怎样临习《宣示表》
- 25577℃图说书史 行书
- 23451℃楷书10讲:临池偶得——谈谈学习楷书的体会
- 22476℃行书第二章第四单元:笔顺
- 18700℃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三十一)
- 16748℃楷书10讲:永字八法——谈谈“永”字八法
- 16643℃篆书第十五周:篆书历代名作欣赏(四)
- 16500℃临摹——学好书法的必由之路
- 05-21怎样临习《宣示表》
- 10-29《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10-10柔韧兼备 沉着轩昂——王献之《地黄汤帖》
- 09-21白砥临古·小楷篇(八)
- 09-18白砥临古·小楷篇(二)
- 09-17感悟《争座位帖》
- 09-17米 芾 与 大 草
- 09-13读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 09-11浅析米芾行书作品的章法
- 09-10《灵飞经》帖的笔法(六)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