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WWW.ZHSFW.COM

首页 > 古代精粹 > 书论 > 碑帖

  • 颜真卿书裴将军诗刻石的发现

    颜真卿书裴将军诗刻石的发现

    颜真卿书裴将军诗刻石的发现...

    2008-10-09 裴将军拓片 碑帖 746 ℃ 1
  • 中草书的前锋 ——张芝《冠军帖》

    冠军帖(草书) 张 芝
    苏东坡在书论中写道:“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这段文中点了4个书法家: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东汉的张芝和西晋的索靖。
    ......

    2008-07-31 shxw 碑帖 2551 ℃ 3
  • 清蒲华草书四条屏

    四条屏,纸本,每屏纵:149厘米,横:40厘米。
    此四屏,一临王羲之,一临怀素,一自署“节书长史 (张旭)《率令帖》”,一屏临祝枝山草书。我们如果将这四屏书法与上述几位书家作品进行一下比较,就会发现 ......

    2008-07-11 shxw 碑帖 2120 ℃ 0
  • 清 林则徐临苏轼寒食帖

    纸本,四条屏,尺幅“121×27厘米×4”
      释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 ......

    2008-07-10 shxw 碑帖 2293 ℃ 0
  • 宋米芾苕溪诗帖

    “尚意”是宋人书法的一大特色。所谓“尚意”,即崇尚意趣和尊重个性。有宋一代,“苏黄米蔡”齐名。米芾对同侪各有妙评:“蔡襄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而向皇上“汇报”自己书艺时,则曰:“臣 ......

    2008-07-10 shxw 碑帖 3024 ℃ 0
  • 宋米芾行书复官帖

    白粉蜡纸本,纵27.1厘米,横49.9厘米。
      如果想在书法上有所收获,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入传统、遍临百家、博采众长。这样似乎看起来是比较慢也比较笨的途径,但实际上,慢往往意味着快,笨也往往意 ......

    2008-07-10 shxw 碑帖 2232 ℃ 0
  • 宋米芾行书珊瑚帖

    米芾行书《珊瑚帖》,又名《珊瑚笔架图》。《复官帖》附于《珊瑚帖》之后,故合名《珊瑚复官二帖》。《珊瑚帖》为纸本墨迹,纵26.6厘米,横47.1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珊瑚帖》的书写材料很特 ......

    2008-07-10 shxw 碑帖 1841 ℃ 1
  • 名家临古丛帖——《乙瑛碑》林散之临本(二)

    ...

    2008-05-27 shxw 碑帖 2401 ℃ 1
  • 名家临古丛帖——《乙瑛碑》林散之临本(一)

    先生书法擅精各体,尤以草书称圣。林老学书“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习”。到六十岁以后方学草书,可谓厚积而薄发,故能如此之大成。先生于汉碑临习尤为重视,《礼器》 ......

    2008-05-21 shxw 碑帖 3747 ℃ 1
  • 朱家溍先生谈碑帖的鉴赏

    2002年1月9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艺术品投资》栏目邀请文物鉴赏专家朱家溍先生,谈论有关碑帖的鉴赏方面的知识。下面就是主持人罗晰月和朱家溍先生的谈话内容。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 ......

    2008-03-07 shxw 碑帖 890 ℃ 0
  • 为《九疑山赋》拓本叫好

    马庆才先生发表在美术报《书法周刊•考证》版上的文章《柳公权小楷〈九疑山赋〉拓本考疑》一文,我认真拜读过两遍,拓木影印上的文字也再三拜观,觉得很好。
    马庆才先生现在的苦恼,是没有查找到 ......

    2008-03-07 shxw 碑帖 888 ℃ 0
  • 《九疑山赋》拓本非柳公权所书

    《中国文物报》2004年12月22日七版发表马庆才先生《小楷?九疑山赋?拓本求证》一文,希望求证作者一幅柳公权书拓本的真伪。笔者几年前曾接到马先生书信及复印拓本件,在阅读其拓本文字内容后曾复信 ......

    2008-03-07 shxw 碑帖 825 ℃ 0
  • 柳公权小楷《九疑山赋》拓本求证

    说起柳公权法帖,就立即会使人想起《神策军碑》、《玄秘塔碑》,历代书家均认为此二碑乃柳氏书作精品,早已成为历代书家的研究对象,受到后人的顶礼膜拜。而从我所藏的柳公权《九疑山赋》拓本来看,它才是柳 ......

    2008-03-07 shxw 碑帖 1374 ℃ 0
  • 清代法帖

    中国清代的宫廷刻帖和民间刻帖。
      宫廷刻帖 清代刻帖前期以宫廷为盛,据《国朝宫史》和《续国朝宫史》记载,其镌刻法帖有百种之多,大都是乾隆时所刻。其中有集历代名家书法的丛帖,更多的则是康熙、 ......

    2008-01-02 shxw 碑帖 1372 ℃ 1
  • 明代法帖

    《真赏斋帖》
      中国明代是摹刻法帖比较兴盛的时期。
      概况 明代刻帖继承了宋代的传统,仍以汇集刊刻历代名人法帖为主。早期所刻的《东书堂帖》、《宝贤堂帖》和后来的《停云馆帖》、《真 ......

    2008-01-02 shxw 碑帖 936 ℃ 0
  • 汉代碑刻

    麃孝禹刻石
    从书法发展来说,汉代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西汉尤其西汉初年(碑刻)书法,仍沿袭秦代的书法传统。现在可以看到西汉书迹有极少数的石刻(碑刻)。西汉的石刻,有《祝其卿坟坛刻 ......

    2008-01-02 shxw 碑帖 1201 ℃ 0
  • 宋代法帖

    《淳化阁帖》
    中国古人将书写在丝织品上的字迹称为帖,书写在竹、木上的字迹称为简牍。造纸术发明后,纸与丝织品并用于书札,凡是小件篇幅的书迹,都称帖。宋代,汇集历代名家书法墨迹刻在石 ......

    2007-12-20 shxw 碑帖 1594 ℃ 0
  • 清代碑刻

    清代国祚较长,碑学兴起,书学盛行,涌现了大量的书法名家,除为后世遗留下大量的墨迹外,还有数量甚多的碑刻。这里择其要者简述。





    清 郑板桥 城隍庙碑
      《重修鲁公放生池庵碑记》,乾隆十 ......

    2007-12-20 shxw 碑帖 909 ℃ 0
  • 明代碑刻

    明代的碑刻较为盛行,其数量甚多,现择要者略述:





    明 宋克书 七姬权厝志
      《七姬权厝志》,张羽撰,宋克书,卢熊篆额。元至正丁未(1367年)刻,应列入元代碑刻,但宋克为明初著名书家, ......

    2007-12-19 shxw 碑帖 1072 ℃ 0
  • 元代的碑刻

    元代的碑刻,当以才华横溢和有元一代书法公认的领袖赵孟頫居多。其中有《敕藏御服碑》,赵世延撰,赵孟頫书,在陕西省周至县。明赵崡《石墨镌华》卷六称:“此碑亦婉媚,大都如《孙公道行碑》而稍逊其 ......

    2007-12-19 shxw 碑帖 789 ℃ 0
  • 宋代碑刻

    宋至明清以来的碑刻,从体制、字体、形式都沿袭前代已定的规模,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尤其与隋唐的碑志形式无多大区别,没有任何突破,可以说只不过是隋唐的余风而已。





    苏轼 表忠观碑
       ......

    2007-12-19 shxw 碑帖 1040 ℃ 0
  • 唐代和五代的碑刻

    唐太宗 温泉铭
    唐代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统一的封建国家,亦是文化光辉灿烂,书法艺术大放异彩的时期。故这一时期的碑刻书法艺术有着很高的成就,可与书法昌盛的晋代相媲美。这时期书家辈 ......

    2007-12-17 shxw 碑帖 1410 ℃ 0
  • 隋朝的碑刻

    隋朝国祚虽较短。可是在文化上作出了新的成就。隋朝承袭了魏晋的馀风和六朝的风格,作了一番大加工,变为隋代的楷书。至于那种篆、隶早已消声匿迹,不复存在了。这个时期内,惟独楷书盛行于世,可以这样说, ......

    2007-12-17 shxw 碑帖 676 ℃ 0
  • 《三体石经》何人所书?

    《三体石经》又称《正始石经》,建于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共约二十八碑立于河南洛阳,是我国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此经用古文、篆、隶三种不同 ......

    2007-12-11 shxw 碑帖 583 ℃ 0
  • 北朝碑刻

    北朝碑刻

    北魏王朝的建立及孝文帝的改革,使遭到严重破坏的北方经济也开始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随之也出现了文化繁荣。北魏的书法艺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巨大的发展。这时期南北碑版书风已逐渐到全面的趋向统一。这说 ......

    2007-12-11 shxw 碑帖 1481 ℃ 0
 1 2 3››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