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WWW.ZHSFW.COM

首页 > 书论

  • 宋代碑刻

    宋至明清以来的碑刻,从体制、字体、形式都沿袭前代已定的规模,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尤其与隋唐的碑志形式无多大区别,没有任何突破,可以说只不过是隋唐的余风而已。





    苏轼 表忠观碑
       ......

    2007-12-19 shxw 碑帖 1040 ℃ 0
  • 唐代和五代的碑刻

    唐太宗 温泉铭
    唐代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统一的封建国家,亦是文化光辉灿烂,书法艺术大放异彩的时期。故这一时期的碑刻书法艺术有着很高的成就,可与书法昌盛的晋代相媲美。这时期书家辈 ......

    2007-12-17 shxw 碑帖 1410 ℃ 0
  • 隋朝的碑刻

    隋朝国祚虽较短。可是在文化上作出了新的成就。隋朝承袭了魏晋的馀风和六朝的风格,作了一番大加工,变为隋代的楷书。至于那种篆、隶早已消声匿迹,不复存在了。这个时期内,惟独楷书盛行于世,可以这样说, ......

    2007-12-17 shxw 碑帖 676 ℃ 0
  • 把玉指亲传踪迹

    南宋状元黄由妻平江胡氏,有文章,兼通书画,相传她曾因几上凝尘而戏画梅一枝,并题百字令其上云:
    小斋幽僻久,无人到此,满地狼藉,几案尘生。多少憾,把玉指亲传踪迹。画出南枝正开,侧面花蕊俱端的 ......

    2007-12-17 shxw 习书随笔 604 ℃ 0
  • 为书法穿盛装 让书法住别墅

    李劲松:书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书法家的着力点是自我的创作,侧重作品本身,即书法作品是书家的事,装裱是装裱师的事。把书法的装裱、装置作为重要环节来统一考虑,您是开了先例的,也引起了书法界的重视和 ......

    2007-12-14 shxw 软笔书论 532 ℃ 0
  • 图说书史----隶书

    690){this.width=690;}" border=0>
    《五凤刻石》
    《五凤刻石》也称“鲁孝王刻石”。汉宣帝五凤2年(公元前56年)刻,金明昌2年(1191年)重修曲阜孔庙时出土。隶书。石高1尺5寸,广2尺3寸。3行,共 ......

    2007-12-14 shxw 软笔书论 639 ℃ 0
  • 明末清初草书“偏极”形式探究——以傅山为中心(下)

    三、晚明草书“偏极”风格及背景
    草书巨轴  悬壁书法于明中后期迅速发展,大幅立轴乃晚明草书品式一大特色。明前叶的张弼等人的条幅最高不过150cm,到十六世纪后半叶的徐渭已常做巨幅大轴,他的《应制咏 ......

    2007-12-14 shxw 软笔书论 614 ℃ 0
  • 再谈书法与写字

    老师谆谆告诫学书者:“书法不是写字,书法是高尚的艺术。”学书者纳闷:“高尚的艺术”,还不是写字?顶多只能说:写得好的叫书法,写得不好的就叫写字。
    怎么叫“写得好”?怎么叫“写得不好”?好像 ......

    2007-12-12 shxw 软笔书论 669 ℃ 1
  • 我书写的佛经、禅诗作品

    我从未临写过小楷,但心仪久矣。
    我喜欢魏晋人的萧散飘逸的风流韵致,亦喜欢隋唐人的敦煌写经,因为那种不假修饰、任运无碍的气质实在令人赞叹。
    我的小字大多抄写佛经、禅诗,那幽远难尽,不可揣 ......

    2007-12-12 shxw 软笔书论 451 ℃ 3
  • 《三体石经》何人所书?

    《三体石经》又称《正始石经》,建于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共约二十八碑立于河南洛阳,是我国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此经用古文、篆、隶三种不同 ......

    2007-12-11 shxw 碑帖 583 ℃ 0
  • 北朝碑刻

    北朝碑刻

    北魏王朝的建立及孝文帝的改革,使遭到严重破坏的北方经济也开始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随之也出现了文化繁荣。北魏的书法艺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巨大的发展。这时期南北碑版书风已逐渐到全面的趋向统一。这说 ......

    2007-12-11 shxw 碑帖 1481 ℃ 0
  • 评委谈展赛———一个有特色的展览

    这次评选感触颇深:
    一,没想到有这么多的老年人参与,来稿多达三万四千余件,充分感受到了老同志的热情及对书法的喜爱。这里面,有一些八九十岁的老同志写得相当不错,真是难能可贵,他们确实是我们书法队 ......

    2007-12-10 shxw 习书随笔 256 ℃ 0
  • 对进一步办好老年展的建议

    老年时期是一个艺术家的黄金时期,也是艺术上的成熟期。无论是修养、学识还是功力,经过大半辈子的沉淀,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这一时期,如果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就会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 ......

    2007-12-10 shxw 习书随笔 248 ℃ 2
  • 谨防“夹带私货”

    近年来,为已故书画大师出版全集已然成为一种风尚,一些地方政府纷纷把为本地已故书画大师出版全集列为“文化工程”,慷慨解囊,兴师动众,以襄盛举。这原本是一件大好事,但是,从已经问世的全集看,似乎问 ......

    2007-12-07 shxw 习书随笔 320 ℃ 0
  • 明末清初草书“偏极”形式探究——以傅山为中心(中)

    二、傅山草书的思想基础 傅山对文学艺术创作有独到的见解,他的文艺观集中在对“情”与“真”的强调、对“拙朴”之美的追求以及对“法”的独特阐述上。
    情与真 傅山认为文艺创作需要真情在先,他说:“ ......

    2007-12-07 shxw 软笔书论 425 ℃ 0
  • 作为当代古文运动的新文人书法

    书法史上的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它保证了中国文学在发展修辞形式的同时,又防止其走向形式的虚壳和异化。其实质亦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亦即时代性复古和兴盛高潮。
    复古 ......

    2007-12-06 shxw 软笔书论 214 ℃ 0
  • 沈鹏论草书十六则(节录)

    一、草书早在秦汉之际即已产生,《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创造草书为的是“趣急速”,“用以赴急”。从体势看,“书凡两种:篆、分、正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刘 ......

    2007-12-06 shxw 软笔书论 408 ℃ 0
  • 翁同龢碑帖兼融的书法艺术

    翁同龢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的一生,与许多风云变幻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同时,这位清廷重臣、两朝帝师还赢得许多“天下第一”的美誉。青年时代,二十七岁便殿试一甲第一,“状元及第”。晚年在维 ......

    2007-12-05 shxw 软笔书论 309 ℃ 0
  • 汉代碑刻

    从书法发展来说,汉代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西汉尤其西汉初年(碑刻)书法,仍沿袭秦代的书法传统。现在可以看到西汉书迹有极少数的石刻(碑刻)。西汉的石刻,有《祝其卿坟坛刻石》、《上谷府卿坟坛刻石》 ......

    2007-12-05 shxw 碑帖 566 ℃ 0
  • 甲骨文与甲骨文书法艺术(组图)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脊梁骨”,是民族文化之根。甲骨文是早于篆籀、青铜铭文的古文字。是“千年神甲、文字始祖”,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与埃及的纸草文、巴比伦的泥版文书 ......

    2007-12-05 shxw 软笔书论 319 ℃ 1
  • 历代帝王与王羲之书法(组图)

    王右军祠 (绍兴)
    梁武帝、唐太宗、宋仁宗、宋高宗、康熙、乾隆等历代皇帝都与王羲之及《兰亭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东晋以后历代帝王对王羲之书法的推崇,导致了东晋以后中国书法史的发展以王羲 ......

    2007-12-05 shxw 习书随笔 1609 ℃ 0
  • 重视实用书写

    当我们坐在书桌前,提起毛笔时,想的是什么?是进行艺术创作?还是仅仅在写字?我想一定是前者。但在古时并不是这样的,虽然那时的书法成就已让今天的人们顶礼膜拜,然而毛笔在当时只是书写的工具,人们更多 ......

    2007-12-04 shxw 软笔书论 358 ℃ 0
  • 偶尔波澜

    偶尔波澜

    张旭光书迹
    写诗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我,完全是一种奢侈。因为我们既没有在启蒙阶段得到启蒙,也没上新时期正规而系统的教育。尤其文史方面,我一直渴望着……
    我们从“文革”走来,至今我还 ......

    2007-12-03 shxw 习书随笔 1533 ℃ 2
  • 楷书卢中南

    楷书卢中南

    卢中南,个子高,戴眼镜,老爱笑。楷书写了几十年,铁画银钩、端庄老到。无论是大楷小楷、毛笔钢笔,不管是常人看、专家瞧,十人有九人都看好:“这字写得确有功夫,真叫一个地道”。正派严谨的笔墨,无论是 ......

    2007-12-03 shxw 软笔书论 6244 ℃ 7
  • 慧心书道——丁谦的书法

    丁谦书迹
    丁谦是出道较早的军旅书家,在研习书艺的岁月里,在对传统进行探微寻奥的过程中,他倾入了自己满腔的热情。
    丁谦的书法以楷书和行草书为主。其楷书,书宗欧阳询,法度严谨,清雅劲峭,处处体 ......

    2007-11-30 shxw 软笔书论 803 ℃ 4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