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学堂 > 书法入门 / 正文

坚质浩气 精劲绝尘——我对小楷临帖与创作的认识

shxw 2007-11-22 书法入门 评论

张保生小楷作品


    小楷形制虽小,但不宜以小论小,以小就小。当今的一些展览,以视觉冲击为第一要素,小楷似乎有点先天不足。而小楷的优势在于小巧、圆活、精劲,小楷书创作对于工具的要求很苛刻。小楷用笔宜选硬毫,如狼毫、紫毫等。小楷对墨色的要求不严,用墨一般不作特别要求,经济实惠即可,但以浓墨书显得古厚。纸张的选择,应与墨的使用效果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虑。以半生半熟为宜,洒金纸不能用金斑很大的那种,颜色不能太素太艳。如打上界格,可衬其精;以扇面的形式来营构章法,则能显其雅。

    小楷要写出精劲的点画,没有大楷的功夫是不可能达到的。大楷,除了《九成宫》,我还对欧氏的《皇甫君碑》、《化度寺》及《虞恭公碑》等进行系统研习。其间,也临一些行书,以便熟悉和体味字法的夸张处理、字势的跌宕起伏和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气韵,增添“活性”与“看点”。这10余年间,我有时也自命一些法式定理。若与古人相合,则信心陡增;若与古人相违,则再行调整。小楷创作对腕和指的灵活度要求很高。腕力的训练,主要在大楷上着力;而指的灵活,主要在执笔的“虚”上。小楷,宜选择格调上乘的法帖,如《荐季直表》、《宣示表》、《乐毅论》和《黄庭经》等;格调不高的帖,易上手,但也容易沾染习气、匠气。我以《放大本黄庭经》为日课,爱不释手,至今兴味未减。褚遂良曾将《乐毅论》定为小楷第一。其实,《黄庭经》于朴厚之外,更有一份率意和天真。小楷的学习,整体关照是成效较快的方法。若斤斤于点画的形似,虽笔笔中规,字字入矩,结字则呆,成行则板,成篇则滞。用对比的方式进行研究,如同一书家的楷书代表作之间的关系,同一书家楷书代表作与他种书体代表作之间的关系等。学习小楷,到一定程度,若理论素养不足,将会影响书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参研理论的途径有二:一是印证法。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加以归纳总结,形成一个假设命题。这个假设命题在一段时期内将左右着你的创作。一是参阅理论书籍。这种途径获得的知识较为系统全面。二者有机结合,一切问题均能迎刃而解。

    书家的作品风格,是艺术追求、思想境界、书写工具和对笔墨驾驭能力的综合体现。楷书风格的建立需要审时度势地回避重复,需要带着课题去细心探寻。齐白石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虽是评绘事,引为形诸小楷,亦无不可。张海先生曾有“一厘米论”,寓意风格及其他方面只要能高出前人那么“一丁点”,就是创新。而形成自家面目,何其难哉!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