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堂 > 书法入门 / 正文
一部史书翻来十分乏味,生动鲜活而有个性的人物并不多。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给司马迁变了性,梦一样的大唐盛世不让李白有工资拿(遣散费除外),乾隆把一个极想在政治上大显身手的郑板桥变成了“八怪”书画家。唐伯虎也因科考案而变成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28岁的唐伯虎和徐霞客的先祖结伴考试,把即将到手的功名变成了牢狱之灾。可爱的历史,造就了明代历史上两位可爱而不朽的人物。司马迁为了《史记》数次壮游。唐伯虎出事后,也用1年时间游览了江南的诸多名山胜迹,也许是司马迁北行居多,所以笔下英雄气足,而唐伯虎游历江南山水,书画呈现一派江南秀色。
唐伯虎的书法,最多只能是能品,是地地道道的奴书,他是吴中惟一一位终生书风不变的人,除行书外,其他书体不多见,由始至终依附赵松雪。和“华亭派”早期的几位大家一样,他将赵氏的匀静安逸变得有了一些“火气”,有了一点凌厉,勉强可言认祖北海。但充其量也只是远眺北海,近师子昂而已。吴宽师苏东坡,文徵明晚来师黄鲁直,祝允明早年即转益多师,沈周以黄为师终其一生。真正在子昂门下不改初衷的,只有唐伯虎,这个爱标新立异的人,在书法上怎么就这么偏执呢?唐伯虎首先是一位画家,他的画雅、洁、秀、媚,这是个性与市场共同打造出来的风格,也是吴地资本主义早期收藏家的文化素质决定的。像柳永、杜牧一样,唐伯虎也在眠花卧柳中吃了一些软饭。其中一些画作、书作的超值价位来自于青楼歌伎的哄抬市价。他的书法宽博、俏丽、健拔,俨然白杨一株,时有傲岸,时有调侃,时有天真。令人奇怪的是,无论喜怒哀乐,其书法面目不改,仿若抄书一般。唐伯虎题画,书与画浑然一体。
醉酒狂歌50年,是其人生的写照吗?非也,科场舞弊案给他带来了终生的污点。他醉酒了吗?没有,他的书法告诉我们,他从来就没有醉过。除非你没写过字,哪一个人喝了酒后还会把字写得像唐伯虎那样整齐。因而唐伯虎之醉是佯醉,狂舞自然也是逢场作戏。安禄山曾请到工作比较不忙的王维,这个被董其昌奉为文人画南派的始祖,其叛唐的举动并未给他带来太大的灾难。张士诚请了元末的几位画家,明朝开国皇帝朱重八让他们从肉体上永远地消失了。按南北之分,伯虎也属南派。不用说借酒装醉,仰首狂舞的唐伯虎其骨也是软的。49岁那年,被宁王朱宸濠请去了南昌。反意昭然的朱宸濠,让吓破胆的唐伯虎一脱成名,再佯了一次,佯而脱离虎口。用历史的眼光看,如不早走人,没有实战经验的唐伯虎迟早会遭毒手。46岁的文徵明在官场上试了一把,手气不好。55岁的祝枝山在广东做了5年县官,升了官又回去卖字、喝酒。但从日后权相严嵩家抄出的宝贝来看,这3个人的作品在当时都是国宝了。如果说祝枝山做官艰难与其外祖徐有祯有关的话,那么文、唐则纯是历史选定的书画家。徐有祯是作了2次皇帝的那个年轻人复辟的第一功臣。年轻主子却只让他干了4个月的首辅,便将其充军云南,而且将杀死明代名臣于谦的恶名让其买单。从云南回家休养的徐有祯在家做了10年家教。其最成功的学生就数祝枝山了,但党争的受害者也是他。让唐伯虎吃了半生花酒的人叫徐经,回家以后,子孙继续经商,不再参加科举,其后有徐霞客。绝意仕途以后的文徵明做了40年的文坛领袖,不再为做官而浪费时间的文家后人将书画事业延续了几百年。文徵明告诉唐伯虎,如果在朱宸濠处干得不爽,就立马辞职。如果不是忠、节、惧在作怪,或是宁王始爱终弃的冷遇。若不脱身回吴,他也许会和王阳明遭遇后留下一些斗争的故事。但他真的留下来和朱宸濠一起谋反,其死期一样的近,大约也就是50多岁的活头。齐白石曾在自己的诗序中写道:40、50岁间多怨,所以他的1000多首诗都是发怨气,难怪他被徐悲鸿像文物一样“挖出来”的时候,已经年过50了。
“虎狼之侧安敢乱醉?”风格即人,唐伯虎在气质上有点像宋玉、杜牧、柳永之流,但远没有他们的运气好,起码人家还敢真醉一回。唐伯虎有“我笑他人看不开”的句子,通过他的书法与经历,我也笑唐伯虎看不开。明中期帖学兴起,吴地产生了大批的书法家,他们的书风,有些变了,有些未变。就像如今书坛的帖学复苏一样,一批沉迷于书写技法,毫无性情的书手大批涌入书坛一般。唐伯虎失业后,要解决温饱、还要建他的别墅——桃花坞,所以他没有时间来改变他的书法风格。做一个文人与书画家,当时怎就那么难!
唐伯虎《落花诗册》(局部)
- 上一篇:白砥临古·行草篇(十二)
- 下一篇:情迷楚简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8-13薛元明:谈结字
- 08-13薛元明:笔法杂谈
- 08-08行草书法技巧
- 08-08陈忠康谈国展创作——国展创作三步走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超武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张建会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汪永江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海良
- 08-05薛元明谈入帖
- 08-05临帖层次把握与书体的过渡及兼容
- 37432℃《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29686℃书法的“狂狷美”
- 26430℃怎样临习《宣示表》
- 25577℃图说书史 行书
- 23451℃楷书10讲:临池偶得——谈谈学习楷书的体会
- 22476℃行书第二章第四单元:笔顺
- 18700℃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三十一)
- 16748℃楷书10讲:永字八法——谈谈“永”字八法
- 16643℃篆书第十五周:篆书历代名作欣赏(四)
- 16500℃临摹——学好书法的必由之路
- 05-21怎样临习《宣示表》
- 10-29《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10-10柔韧兼备 沉着轩昂——王献之《地黄汤帖》
- 09-21白砥临古·小楷篇(八)
- 09-18白砥临古·小楷篇(二)
- 09-17感悟《争座位帖》
- 09-17米 芾 与 大 草
- 09-13读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 09-11浅析米芾行书作品的章法
- 09-10《灵飞经》帖的笔法(六)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