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堂 > 书法入门 / 正文
《元譿墓志》立于北魏神龟三年(公元520年),志石高61厘米,宽62厘米,十六行,行十五字。1920年河南洛阳安驾沟村出土。
墓主元譿为北魏献文皇帝拓跋弘之孙。三十一岁时在洛阳去世,被追赠为假节镇远将军、恒州刺史,封谥号为“宣公”。志文未对元譿的生平事迹有过多记载。巧合的是,《魏书》中元譿亦无传,仅在《献文六王传•赵郡王传》中略有提及:“谳弟譿,羽林监、直阁将军。早卒,赠帛五百匹,赠镇远将军、恒州刺史。”与志文中所载“历官司羽林监、直阁将军”相符。更巧合的是,志文中所记元譿字及谥号、死亡时间和埋葬地点,在传中并未提及,故而可补史料之缺。志文最后的四字铭文韵语,对仗工整,辞采华美,造语精妙:“丹电流晖,庆源伊始,苞姬缔构,复汉疆理,业固维城,宗茂麟趾,爰挺若人,风飙秀起,璇璋内映,英华外发,亭亭孤朗,如彼秋月,昂昂独骛,如彼灭没,天津未泳,云翮已摧,销光秘响,暑往寒来,陈文虚席,奠酒空台,九京徒想,邈矣悠哉。”所有悲伤、感怀、哀思、情绪都含在其中,任由不同的人加以不同的体会。
在所有的文字中,悼词是最华美的。并且不能认为是一种虚假的言辞,每个人都相信所说的都是“真”的,因为这是活着的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中国古代就有“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中国文化里有很多现象和原理,不能简单地用是或不是,对或错,有或无来衡量,就像鬼是否存在,表面来说是有或无,实际上并没有答案。因为问题本身已超越了人所能理解的范围,甚至超越了科学的范围,也超越了自然的范围。数千年来,人鬼之争从没有停息过,也可能真正是“人鬼情未了”。
《元譿墓志》墓志布局疏朗,依据志石的尺寸和字数来推算,字形相对较大。即便是独体字,也极为宽博,左右结构的字形则更是如此。结体舒展,疏密自然,少见鼓弩为力的刻意,生拙浑古中透露出一种奇宕放逸的意趣,字状略扁,端庄停匀、法度谨严,风姿秀挺、外刚内柔。用笔以方居多,撇捺重顿,多用切笔,外方内圆。点画运用不同的三角形以求变化。每个字形中都有主笔,如“内、英、宣、秋、军、都”适当强化,极为突出醒目,求得气韵生动。有些点画或结构安排出人于意料之外,不拘一格,如“衣、州、泳”呈尖细状,与大多数点画的浑厚形成对比,显现出随意活泼的一面,给人以新奇之感。就此志而言,刻工有高超技艺,书刻俱佳,一气呵成,首尾一致,朴素峻美中有雍容之气。
《元譿墓志》于动静之间变化丰富,典雅华丽,美感超然。摈弃过于复杂的装饰,稳重却不失灵动,优雅而不失凝重。不但显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透出现代元素的大气优雅,兼备古典与时尚的双重美感。《元譿墓志》是元氏墓志中少有的体现中和之美的作品。《中庸》有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和之美归根结底是意境之美。既要抒发感情,又要有所节制,和谐适度地处理个人感受和所处情境中的各种关系,恰到好处。此志之所以能成“大气象”,与当时包容开阔的精神与多元文化交流有莫大关联,既彰显了令人难忘的繁荣气象,又还原出艺术精品的原始率真。魏晋三百年说不尽道不完,墓志是时代的精华浓缩。墓志也是个人最后的总结,不管文臣武还是才子佳人,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王公贵族,一生见证于此。
- 上一篇:隶书基础知识:撇的变化十二种(三)
- 下一篇:隶书基础知识:撇的变化十二种(二)
猜你喜欢
- 2015-01-07 西安现唐宰相韩休曾孙韩复墓志 书法家柳公权撰文
- 2014-12-23 陕西发现罕见唐代吐火罗人墓志
- 2014-12-21 河北发现唐代藩镇割据时期魏国墓志铭
- 2014-12-14 西安碑林新征集到颜真卿孙子墓志
- 2014-12-02 山西省第十二届书法临摹展开幕
- 2014-10-29 “东方艺术画廊”元代永乐宫将建设国内最大壁画临摹基地
- 2014-10-28 山西永乐宫壁画临摹版湖北襄阳展出 组图
- 2014-10-28 山西永乐宫壁画临摹版湖北襄阳展出 组图
- 2014-06-23 颜真卿早年楷书也很稚嫩——唐《王琳墓志》
- 2014-06-13 临摹杂说
- 搜索
-
- 08-13薛元明:谈结字
- 08-13薛元明:笔法杂谈
- 08-08行草书法技巧
- 08-08陈忠康谈国展创作——国展创作三步走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超武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张建会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汪永江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海良
- 08-05薛元明谈入帖
- 08-05临帖层次把握与书体的过渡及兼容
- 37432℃《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29686℃书法的“狂狷美”
- 26430℃怎样临习《宣示表》
- 25577℃图说书史 行书
- 23451℃楷书10讲:临池偶得——谈谈学习楷书的体会
- 22476℃行书第二章第四单元:笔顺
- 18700℃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三十一)
- 16748℃楷书10讲:永字八法——谈谈“永”字八法
- 16643℃篆书第十五周:篆书历代名作欣赏(四)
- 16500℃临摹——学好书法的必由之路
- 05-21怎样临习《宣示表》
- 10-29《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10-10柔韧兼备 沉着轩昂——王献之《地黄汤帖》
- 09-21白砥临古·小楷篇(八)
- 09-18白砥临古·小楷篇(二)
- 09-17感悟《争座位帖》
- 09-17米 芾 与 大 草
- 09-13读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 09-11浅析米芾行书作品的章法
- 09-10《灵飞经》帖的笔法(六)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