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篆刻 > 篆刻创作 / 正文
周柬穀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初名建国,为人质朴,事亲孝笃。有异禀,弱冠即已彬彬向学,手不释卷。性耽翰墨,尤嗜篆刻。日与印谱碑帖、图书典籍相伴为伍,朝乾夕惕,乐此不疲。尝取历代古玺印谱及近代各家专谱之钤拓精印本几百种,潜心研索,颇获心得,复由临摹入手,上溯秦汉,下及元朱文体并明清诸派之原作凡数千方,用力甚勤,形神俱获。因得西泠名家江履庵先生称赏,录为弟子,专攻浙派。自此艺事日进。作品除蝉联入选全国第一至第三届篆刻艺术展、第五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家篆刻展、首届国际篆刻艺术展、上海——大阪书法交流展等国内外重大展览之外,还先后获上海市首届篆刻大赛二等奖、西泠印社第二届全国篆刻评展优秀作品奖等,终于以清劲儒雅、气韵灵秀的印风,扬芳艺坛。
然周君惧声名,忌速成;沉静深思,已成习性。稍得闲暇,即端坐于上海图书馆古籍部阅览室内,抄校讽诵,留连忘返;提要钩玄,孜孜不倦。复撮其心得,发为文章。或析疑辨讹,正通说之谬误;或参互排比,裒罕见之史料。虽戋戋小论,亦有理有据,言之凿凿。如《十钟山房印举选》之释文商榷,及近代印学大师王福厂先生生卒考订等等,均属显例。至于梳划整理,爬罗剔抉,更是精益求精。故其《王福厂篆刻印学年表》之编,已数易其稿,尚未写定杀青;与同门所辑业师《履庵藏印》,数次遴选,方才钤拓成谱。要皆实事求是,明人耳目;脚踏实地,有裨学术。而此犹不足以尽周君才学,盖其兴趣广泛,印学之外,举凡文史哲理、小学训诂、美术考古,及稗官说部、掌故轶闻等,无不涉猎。其徜徉书肆,搜罗寻觅,常常囊为之空。斗室之内,环壁皆书;床头桌下,尽为插架,又时与文人学者往还酬唱,切磋相长。故所作能展一艺于方寸之内,含万卷于印面之外。九旬高龄的顾廷龙先生得其印作之后,时时摩挲、爱不释手。及知周君因恪守师门工整优雅法度、又颇爱秀美流转之元朱文体,而取其太老师福厂先生“持默”及近代元朱文大家巨来先生“安持”两号中“持”字为“双持轩”斋名时,竟不顾大病初愈,却药执笔,欣然为篆书题匾,并精楷附跋,曰“建国先生工篆刻,颇得明清名家遗法。尝为余治印,甚可爱也,属书此额留念。”遂成一时佳话,遍传艺林。而执台湾印坛牛耳的王北岳先生,除专程托人赴沪求购之外,还书赠签额斋匾,以示爱重。复旦大学教授贾植芳、顾易生、吴中杰、骆玉明诸位,亦纷纷以名印闲章相请,并称赏有加、延誉不已。以至东瀛中国学专家、庆应大学尾崎教授,亦为能获周君印作,视作殊荣。笔者在日期间,曾多次亲闻其矜夸自得之语。沪上钱币大王余(“扌”+“留”)梁、湖北《书法报》总编铸公等,则又选周君之作,为他们珍贵藏品的收藏钤记。中国美术学院的范景中先生更是逢人说项,以为时下名流往往不逮,因周君功力精湛,又深于小学故也;其长该院图书馆时,不仅郑重请为馆藏治印,且求得周君精刻,遥赠美术史大师贡布里希教授。
周君治印千百,载誉满身。然其所企羡者,只在学问;而所珍惜者,唯有光阴。灯下展卷,常恐读不完人间浩瀚群书;夜深石耕,恒知探不尽艺海无边真谛。故日复一日,用功愈益勤奋;时隔一时,出手更加不凡。观其近作,清劲儒雅之中,书卷气息由浓趋醇;气韵灵秀以外,金石厚味返朴归真。又多方借鉴、广取博采,参西夏官印线条,溶两汉白文布局,出入变化,法度不乱。昔人尝谓:“印之意境,既与书法相通,又与画理吻合。书以凝练遒劲为佳,画以气韵生动为妙;印则兼而有之。”周君治印庶几近之。因知周君之取径,得学养而为蕴涵,治印之识见,由寸石而放光彩。其人其艺,殆将往而不可知也。
- 上一篇:第七届篆刻展获奖作者创作谈——韩明
- 下一篇:朱恒吉——平整中寓流动
猜你喜欢
- 2015-03-17 黄宾虹先抑后扬的百年艺术之旅
- 2015-03-17 书画艺术品投资将迎来新的转折点
- 2015-03-17 中国在全球艺术市场的份额继续回落
- 2015-03-17 “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在港举行 图
- 2015-03-17 国博邀网络名人领略中外艺术
- 2015-03-17 “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在港举行
- 2015-03-17 “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在港举行 图
- 2015-03-17 艺术品收藏可另辟蹊径 专场拍卖有宝可淘
- 2015-03-17 全球顶级收藏家格局发生新变化
- 2015-03-17 新进藏家如何面对火热拍卖行情
- 搜索
-
- 04-18《惠风和畅》吕庆宜作品集
- 07-31陈麦青:周柬穀的治印艺术
- 07-25朱恒吉——平整中寓流动
- 07-15张炜羽:楚简帛文篆刻创作自述
- 07-03张奕辰:广采博取 意与古会
- 07-01高庆春:我的书印艺术之旅
- 06-10刀下出蹊径 印中留风情
- 06-10高松年:别具意趣雕瓷章
- 06-10陈根远:会心不语拈花笑
- 10-23第七届篆刻展获奖作者创作谈——陈振强
- 3424℃“日庚都萃车马”印略谈
- 3183℃书法家张鄂生篆刻作品欣赏
- 2995℃感受“花窗”
- 2651℃邓石如篆刻
- 2627℃吴颐人篆刻
- 2507℃徐三庚篆刻 (上)
- 2416℃刘源篆刻作品选登
- 2359℃视角的触动——简析烙木印
- 2255℃静雅方寸间
- 2168℃丁敬的篆刻
- 04-18《惠风和畅》吕庆宜作品集
- 09-17徐三庚篆刻 (上)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