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篆刻 > 篆刻创作 / 正文
自古艺人,好以“石”名,而印人尤甚。邓石如、齐白石皆为一派宗师。概石不能言,最为可人,可雕可琢,达人情性。篆刻小技,而于方寸间能通大道,故引无数人汲汲于此焉。南昌张建华,印人也,字伯石,以“博石斋”颜其居,其义有追先贤者乎?
张兄貌清瘦,持农家子弟之本色,话语轻而笑容怯,行走于攘攘街市,混同凡人。然详观其状,昂首阔步,翩翩自得,非有经年艺术陶养者不得其高蹈之风。
张兄幼好手工,编雕刻写,无所不为,中学时隔窗偷观老师刻印,心驰神往。毕业后即推门拜师,始执刀笔,此其学印之发端也。大学时有闲暇,更醉心此道,得邓石如帖视若珍宝,临其书,仿其印,如是四年几至书烂。参加工作后留居南昌,得以问学于江西老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员许亦农先生,从此精摹百家,磨石成灰,此其学印之奠基也。后,张兄求学于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受教于篆刻名家李刚田先生,在李先生指导下,博后返专,主功一路而风格渐成,此其学印之转机也。
我观张兄之印,深得正统,不故作古拙乖张,工稳而灵秀。初看悦目,再品赏心。赏心者何处?一在用刀,薄刃冲切,宛转刚健,见刀痕而存笔意。二在布局,一画之巧妙,整印之和谐,往往令人拍案叫绝。三在边款,其小楷典雅清丽,拓之如魏晋碑版,颇为可读。
或有谓张兄之印为古人奴者,我谓无继承何来创新?张兄深知其理,故在时风滚滚中不为所惑,脚踏实地朝理想之境迈进。我问张兄:“君以为何印为佳?”答曰:“工而不板,稳中有趣。”诚哉斯言!所谓“趣”者,我理解不是张牙舞爪,不是故弄玄虚,是俊逸如王右军之袒腹,可爱如米元章之捧砚。换言之,先要“雅”,方可谈“趣”,无雅之趣,与东施效颦何异!深厚的传统功底奠定了张兄印风之雅,再加其趣,便有了自家风貌。李刚田先生评其印曰:“深得静雅。”真论也!传统是座峰,逾一步已是不易,张兄能从中找到自己之落脚处,此正是我敬佩之由。
廿余载治印岁月,廿余载寂寞春秋。张兄之付出和探索正渐渐得到时间之回报和同道之认可,近年来其频繁在中国书协和西泠印社举办的赛事上入展或获奖,足已证其实力。书道漫漫,印海茫茫,已取得一瓢饮的张兄,当蓄足精力,朝更高更远处迈进!
- 上一篇:始知真放在精微——说说我刻的小玺
- 下一篇:从民族学的角度谈少数民族印章(二)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4-18《惠风和畅》吕庆宜作品集
- 07-31陈麦青:周柬穀的治印艺术
- 07-25朱恒吉——平整中寓流动
- 07-15张炜羽:楚简帛文篆刻创作自述
- 07-03张奕辰:广采博取 意与古会
- 07-01高庆春:我的书印艺术之旅
- 06-10刀下出蹊径 印中留风情
- 06-10高松年:别具意趣雕瓷章
- 06-10陈根远:会心不语拈花笑
- 10-23第七届篆刻展获奖作者创作谈——陈振强
- 3424℃“日庚都萃车马”印略谈
- 3183℃书法家张鄂生篆刻作品欣赏
- 2995℃感受“花窗”
- 2651℃邓石如篆刻
- 2627℃吴颐人篆刻
- 2507℃徐三庚篆刻 (上)
- 2416℃刘源篆刻作品选登
- 2359℃视角的触动——简析烙木印
- 2255℃静雅方寸间
- 2168℃丁敬的篆刻
- 04-18《惠风和畅》吕庆宜作品集
- 09-17徐三庚篆刻 (上)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