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堂 > 书法入门 / 正文
宋代书法,以行草书的成就最高,楷书次之,篆、隶几成绝响。如果说篆书尚可举余铉、梦英、郭忠恕、唐英、苏唐卿、仁钦、王寿卿、朱济道、董夏等数人。隶书在南、北宋的320年间,几无可举之人、可举之碑。传世能见到的宋代隶书碑刻见于著录者,有乾德四年(966年)郭忠恕书《三体阴符经》,端拱元年(988年)沙门云胜书《新译三藏圣教序》(以上碑并藏于西安碑林),至和三年(1056年)王洙书《范文正公神道碑》(现石在洛阳),司马光书《王尚恭墓志》(石现存开封市博物馆),政和三年(1113年)赵希孟书《欧阳孙墓志》题盖(墓志为楷书,石现藏河南新郑市博物馆)。至于墨迹就更为罕见。故此,余复隶书墨迹《题燕文贵秋山萧寺图》就更显可贵。有关余复的生平资料很少,仅知道他是宁德人(今属福建省宁德市),宋绍熙(1190~1194年)初应制科射第,光宗赵惇评介其曰:“余复直而不讦”。遂擢置第一。后入史馆,兼实录检讨,著有《礼经类说》。生卒年不详。检索《宋史》,只有“光宗本纪”中载有“绍熙元年夏四月戌申,赐礼部进士余复以下五百三十有七人及第出身。”
余复隶书《题燕文贵秋山萧寺图》是一首七言律诗,内容为:“浔阳江山山如绣,挟策追游忆往年。柿叶霜黄秋满壑,芙蓉波冷月临川。钓舟个个来沙曲,梵宇层层倚树颠。白发田园归计晚,断肠西望夕晖边。”款署“钟陵余复”,钤白文印“复庵”。宋代隶书受唐人隶书整饬肃穆风格的影响,用笔技法带有明显的楷书倾向,余复隶书亦未能脱出时代所囿。此题诗颇有初唐隶书名家殷仲容的遗风,用笔富有劲直精微的特色,即起笔在纸上的书写意味很浓,往往是露锋直入或侧入,然后再作藏锋动作;这种用笔显然是初唐一些书家如薛稷、冯承素等写楷书或行书的笔法。而在铺毫时,则大都作匀速、匀力运动,使笔毫平铺着力,提按幅度甚小。收笔之前或顿或提,速度放缓而十分经意,故虽是露锋仍不失凝重。结字多用排叠法,布白匀称,取横势,略具方整,因字立形的原则仍在调整着整体中的变化。转折处因多提毫另起,而少用圆转,使字的造型方整感得到强化。如:“叶、秋、临、肠”诸字刻意整肃,使字的结构有平板之弊,削弱了隶书的古朴意蕴。好在作者的学养较好,使整个题诗的品位尚不致于落入俗格。
宋代隶书在整个书法史与隶书的发展变迁史中,地位不高,然则不可或缺。因而余复的隶书尚能为宋代隶书争得一席之地。
余复《题燕文贵秋山萧寺图》
- 上一篇:姜夔《续书谱》释读(八)
- 下一篇:我写坡翁体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8-13薛元明:谈结字
- 08-13薛元明:笔法杂谈
- 08-08行草书法技巧
- 08-08陈忠康谈国展创作——国展创作三步走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超武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张建会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汪永江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海良
- 08-05薛元明谈入帖
- 08-05临帖层次把握与书体的过渡及兼容
- 37432℃《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29686℃书法的“狂狷美”
- 26430℃怎样临习《宣示表》
- 25577℃图说书史 行书
- 23451℃楷书10讲:临池偶得——谈谈学习楷书的体会
- 22476℃行书第二章第四单元:笔顺
- 18700℃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三十一)
- 16748℃楷书10讲:永字八法——谈谈“永”字八法
- 16643℃篆书第十五周:篆书历代名作欣赏(四)
- 16500℃临摹——学好书法的必由之路
- 05-21怎样临习《宣示表》
- 10-29《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10-10柔韧兼备 沉着轩昂——王献之《地黄汤帖》
- 09-21白砥临古·小楷篇(八)
- 09-18白砥临古·小楷篇(二)
- 09-17感悟《争座位帖》
- 09-17米 芾 与 大 草
- 09-13读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 09-11浅析米芾行书作品的章法
- 09-10《灵飞经》帖的笔法(六)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