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堂 > 书法入门 / 正文
146、“準”和“准”相同吗?
“准”是“準”的俗字,两字长期并存。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准”渐比“準”字义拓宽,故两字略有不同。在“准确、依据、一定、程度上虽不完全但可以当某类事物看待”等义项上,两字可以通用。如“标准、准时、准来、准将”等词语也可写作“標準、準時、準來、準將”。但“准许、批准”不能写作“準許、批準”。
147、“坐”和“座”有义项交叉吗?
“坐”有十个义项,但只有一个义项与“座”交叉。即“坐位”可写作“座位”。“坐位”和“座位”词义虽相同,但构词方式有区别。《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坐位”(座位)的注释:一、供人坐的地方;二、指椅子,凳子等可以坐的东西。”“坐位”的构词方式是偏正式,而“座位”的构词方式是并列式。“坐”具有动词性质,“座”则是名词性质,即“座”也是“位”。《集韵》:“座,坐具。”《金刚经·法会因由分第一》中有“敷座而坐”也可写作“敷坐而坐”,意思是就着座位坐下来。但不能写作“敷坐而座”或“敷座而座”。
148、“钟”、“鐘”和“鍾”有何关系?
“钟”是“鐘”简化的,以同音代替法代替了“鍾”。“钟”的繁体字为“鈡”,是“鐘”的俗字,简化字“钟”是根据简化偏旁“钅”得出来的。“鐘”和“鍾”古时可通用。在使用中两字便逐渐分离开。“鐘”的本义是一种乐器,如“黄鐘大吕”。《诗经·周南》:“鐘鼓樂之。”又义为计时器,如“鐘錶”。“鍾”的本义是酒杯。《说文解字》:“鍾,酒器。”又义为量器,《左传·襄二十九年》:“餼國人粟一鍾。”又义为竹名,如“龙钟(鍾)”。成语“老态龙钟”即出于此,意思是像“龙钟”之竹那样在风中摇摆,形容衰老的状态。繁体字“老態龍鍾”不能写作“老態龍鐘”,“書中自有千鍾粟”不能写作“書中自有千鐘粟”。“鐘鼓、時鐘”也不能写作“鍾鼓、時鍾”。
149、“制”和“製”有义项交叉吗?
“制”和“製”古时在“制造、裁制”等义项上可以通用,故两字有义项交叉,但各有不同的含义。如“制度、限制、制定”等不能写作“製度、限製、製定”,但“制造、制品、制装”可以写作“製造、製品、制裝”。
150、“■”和“周”有何区别?
有人将纪念某某事多少周年中的“周年”写作“■年”,从繁体字的角度来说,两种写法都对。“■”是“周”的俗字,从“周”字中分化出来后,只担负了“逥、遍”的职能,没有“周”的其它含义。《前汉刘向传》:“周回五里有馀。”《韵会》:“周,俗作‘■’。”“俗作■”指在“周回”这个含义上,不包括“周”的其它义项。繁体字“周期、周年、周末”可写作“■期、■年、■末”,但“周济”不能写作“■濟”,“周朝”不能写作“■朝”,“姓周”也不能写作“姓■”。
151、“朱红”能写作“硃红”吗?
“朱红”不能写作“硃红”,“朱”的本义是一种树木,属松柏类,其心和皮皆鲜红,故“朱”的引申义为红。杜甫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硃”是一种矿物,名为“丹沙”,此沙虽是红色的,但没有“红”的引申义。所以,“朱门”不能写作“硃门”,因为“朱门”是红漆大门(代表富豪人家),而不是硃沙大门。
152、“纪念”和“记念”有别吗?
“纪念”和“记念”同义,但在用法上略有差别。在作为“纪念品”时,“纪”和“记”可通用,在表示“怀念”之义时,多用“纪”而不用“记”。如“纪事、纪录、纪要”可写作“记事、记录、记要”,但“纪念革命先烈”则不能写作“记念革命先烈”。
153、“志”和“誌”有义项交叉吗?
在“记载”的含义上,古时“志”与“誌”可以通用,后来多用“誌”而少用“志”。《汉书》:“有十志,俱与誌同。”《康熙字典》:“志,又记也,与誌同。”繁体字“雜誌、地方誌”也可写作“雜志、地方志”。(未完待续)
- 上一篇:劲折执拗搅墨池——张瑞图《七绝诗轴》
- 下一篇: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十)
猜你喜欢
- 2008-03-24 繁简字知识问答(二十四)
- 2008-03-06 繁简字知识问答(二十二)
- 2008-03-06 繁简字知识问答(二十一)
- 2008-03-06 繁简字知识问答(二十)
- 2008-02-26 繁简字知识问答(十八)
- 2008-01-11 繁简字知识问答(十五)
- 2007-12-28 繁简字知识问答(十四)
- 2007-12-14 繁简字知识问答(十三)
- 2007-11-30 繁简字知识问答(十二)
- 2007-11-22 繁简字知识问答(十一)
- 搜索
-
- 08-13薛元明:谈结字
- 08-13薛元明:笔法杂谈
- 08-08行草书法技巧
- 08-08陈忠康谈国展创作——国展创作三步走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超武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张建会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汪永江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海良
- 08-05薛元明谈入帖
- 08-05临帖层次把握与书体的过渡及兼容
- 37432℃《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29686℃书法的“狂狷美”
- 26430℃怎样临习《宣示表》
- 25577℃图说书史 行书
- 23451℃楷书10讲:临池偶得——谈谈学习楷书的体会
- 22476℃行书第二章第四单元:笔顺
- 18700℃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三十一)
- 16748℃楷书10讲:永字八法——谈谈“永”字八法
- 16643℃篆书第十五周:篆书历代名作欣赏(四)
- 16500℃临摹——学好书法的必由之路
- 05-21怎样临习《宣示表》
- 10-29《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10-10柔韧兼备 沉着轩昂——王献之《地黄汤帖》
- 09-21白砥临古·小楷篇(八)
- 09-18白砥临古·小楷篇(二)
- 09-17感悟《争座位帖》
- 09-17米 芾 与 大 草
- 09-13读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 09-11浅析米芾行书作品的章法
- 09-10《灵飞经》帖的笔法(六)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