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习书随笔
-
林子与鸟
许多个清晨,都是鸟声把我从酣睡中唤醒;那百啭的呢喃,是天然的合奏曲。于是我便于天将明未明之际,走出户外,倾听鸟儿们的尽情欢唱。东湖沿岸森森的林木,恰似黝黑的逶迤绵延的山峦,写意画般剪贴在朦胧的 ......
2008-07-25 shxw 习书随笔 351 ℃ 1 -
学术批评与商业批评
“批评之美来源于布置、勾画清楚的道路、次第展开的远景、论据的充分与可靠,有时也来源于猜测的大胆,这一切都不排斥手法的轻盈,也不排斥某种个人的口吻,这种个人的口吻越不寻求独特就越动人。不应该事先 ......
2008-07-14 shxw 习书随笔 249 ℃ 0 -
我与《书法报》——访本报特约记者徐党校
徐党校 1957年生,祖籍陕西乾县。宁夏文史馆书画研究员,西部书画院副院长,全国第六、七届青联委员。曾获宁夏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全国自学成才标兵、全国首届百名优秀退伍军人标兵等称号。
2008-07-09 shxw 习书随笔 2451 ℃ 5
记:从本报的 ...... -
椽笔高扬正大象 但开风气不为师——舒同先生逝世10周年祭
1998年5月27日上午8时,中国书法事业的杰出继承者和开拓者,中国书协的创始人之一、首任主席舒同先生因病在京逝世。1959年尚处孩提时代的我,曾有幸目睹先生挥毫泼墨,先生的音容与书艺都给我留下了一生无法 ......
2008-07-07 shxw 习书随笔 386 ℃ 1 -
学书自白
我走的书法道路是崎岖的、漫长的。朝朝暮暮,寒来暑往,迄今已有五十多个年头。我没有生知之资,只是对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感情。在这漫长的路上不知浪费了多少纸和墨。古人的笔冢、墨池之说并非自夸之辞。但 ......
2008-07-07 shxw 习书随笔 488 ℃ 1 -
假如没有书法展览
首先,谈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的。但这个前提还有限制,那就是假如没有官方展览,或者说一种竞技性质的展览,我们会有什么反应,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学习书法。第二,没有官方展览并 ......
2008-07-07 shxw 习书随笔 257 ℃ 0 -
坚硬的稀粥
笔者订阅《读书》杂志多年。自前年开始,渐觉文章越来越难读,拿到手一般只会粗粗翻阅一下。后来在去年的《文汇读书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谈到类似观点,深有同感。这并不是某一个人的文章,是个普遍问题。 ......
2008-07-07 shxw 习书随笔 378 ℃ 1 -
书法入帐篷笔墨慰惊魂
经历了5月12日的地崩山摇后,惊惶、感动、反思……心从此便再不能平静了。
2008-07-06 shxw 习书随笔 373 ℃ 0
地震过去了二十多天,什邡市书法界的朋友们又开始聚拢到一起,“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中,我们地方书协,特别是处于重灾 ...... -
为什么不选择网络
中国书法家协会隆重推出册页展览、草书艺术展览,于征稿启事上都明确说明:“投稿作者先一律投寄作品照片,待初评、复评结束以后,由大展组委会根据作品照片背后登记的通信地址、电话,书面或电话通知进入终 ......
2008-07-06 shxw 习书随笔 183 ℃ 1 -
别了,大师
与朋友们清议,获知如下几个观点,一是鲁迅可以浓缩一百年的中国文学,把鲁迅研究透了,对一百年的中国文学也就明白无误。二是针对宋代书法的研究,认为只要揪出苏黄米蔡,宋代书法便一目了然了。三是大师是 ......
2008-07-02 shxw 习书随笔 336 ℃ 1 -
躬耕 平和 收获
20世纪90年代,我在国展中四体均有入展,而上乘之作甚少,创作上一度陷入了迷茫状态。在翻阅一本作品集时,偶然发现了张海先生的一句创作感言:“登山千条路,不管从哪个方向,只要登上高峰就是英雄,就是胜 ......
2008-06-27 shxw 习书随笔 454 ℃ 0 -
呼唤“大师”
最近读了刘云山同志的《〈天书〉随感》。这篇文章是刘云山同志在读了韩美林《天书》之后的几则随感。作为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的视野是高屋建瓴的,他的“随感”,分明不仅仅发自于韩美林的《天书》,更着 ......
2008-03-24 shxw 习书随笔 738 ℃ 1 -
兰亭雅集 “逼”上兰亭
公元353年上巳节的山阴兰亭,汇集了42位名士,修禊洗濯以去邪除灾,曲水流觞以畅叙幽情。那次兰亭雅集,为后世留下了37首情醇才富的兰亭诗,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造就了千秋书圣王羲之, ......
2008-03-12 shxw 习书随笔 1305 ℃ 1 -
“竞技体育”与“竞技书法”
“九届国展”揭晓后,有人对我说:浙江这次很惨,上榜者寥寥。我不知道浙江这次有多少人获奖入围,因为我对此并不感兴趣。又有一位投稿者,用十分遗憾的口吻告诉我,他头几轮都是过了的,最后一轮仅以一票之 ......
2008-02-29 shxw 习书随笔 457 ℃ 1 -
从李小山“今后坚决不写一篇收费文章!”说开去
最近,在北京通州区月亮河度假村召开的“首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上,一向语出惊人的李小山在会场上宣布:今后坚决不写一篇收费文章!
2008-01-11 shxw 习书随笔 786 ℃ 3
应该说,这是李小山先生在经历了相当时间写收费文章和洞察了其 ...... -
不敢到北京
读到一则关于林散之先生的轶闻:
2007-12-26 shxw 习书随笔 526 ℃ 2
1982年,吴冠南到南京看望林散之。林散之刚从北京参加活动回来,吴冠南问起北京之行,林散之马上一脸不悦,立即写上一张纸条(当时他已经耳聋,与人谈话只能借助纸笔 ...... -
把玉指亲传踪迹
南宋状元黄由妻平江胡氏,有文章,兼通书画,相传她曾因几上凝尘而戏画梅一枝,并题百字令其上云:
2007-12-17 shxw 习书随笔 604 ℃ 0
小斋幽僻久,无人到此,满地狼藉,几案尘生。多少憾,把玉指亲传踪迹。画出南枝正开,侧面花蕊俱端的 ...... -
评委谈展赛———一个有特色的展览
这次评选感触颇深:
2007-12-10 shxw 习书随笔 256 ℃ 0
一,没想到有这么多的老年人参与,来稿多达三万四千余件,充分感受到了老同志的热情及对书法的喜爱。这里面,有一些八九十岁的老同志写得相当不错,真是难能可贵,他们确实是我们书法队 ...... -
对进一步办好老年展的建议
老年时期是一个艺术家的黄金时期,也是艺术上的成熟期。无论是修养、学识还是功力,经过大半辈子的沉淀,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这一时期,如果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就会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 ......
2007-12-10 shxw 习书随笔 248 ℃ 2 -
谨防“夹带私货”
近年来,为已故书画大师出版全集已然成为一种风尚,一些地方政府纷纷把为本地已故书画大师出版全集列为“文化工程”,慷慨解囊,兴师动众,以襄盛举。这原本是一件大好事,但是,从已经问世的全集看,似乎问 ......
2007-12-07 shxw 习书随笔 320 ℃ 0 -
历代帝王与王羲之书法(组图)
王右军祠 (绍兴)
2007-12-05 shxw 习书随笔 1609 ℃ 0
梁武帝、唐太宗、宋仁宗、宋高宗、康熙、乾隆等历代皇帝都与王羲之及《兰亭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东晋以后历代帝王对王羲之书法的推崇,导致了东晋以后中国书法史的发展以王羲 ...... -
偶尔波澜
张旭光书迹
2007-12-03 shxw 习书随笔 1533 ℃ 2
写诗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我,完全是一种奢侈。因为我们既没有在启蒙阶段得到启蒙,也没上新时期正规而系统的教育。尤其文史方面,我一直渴望着……
我们从“文革”走来,至今我还 ...... -
鲜花与牛粪
鲜花插在牛粪上,是中国的一句俗语,意思是好鞍没有配上好马。鲜花的美丽与牛粪的臭陋强烈对照,以显示事物的极不对称性。通常,人们用这句话比喻两种情景,一是好女子嫁给了窝囊汉,这汉子或矮或残或肥或瘦 ......
2007-11-30 shxw 习书随笔 558 ℃ 1 -
与“艰深”拜拜
我们时常读到长篇大论式的书法论文。“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据说深刻的最大标志就是难读。于是人们纷纷将论文往“深刻”处写。一些论文艰深得叫人无法搞懂,叫人怀疑自己是否智商低下,让人读着读着, ......
2007-11-28 shxw 习书随笔 196 ℃ 1 -
书法家与市场升值潜力
去年,由几位书商主导的散文评奖,曾把我的一篇散文习作定为年度五十篇最具有阅读价值的散文作品。我得到这个消息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次评选活动的结果。我认为,他们的评选缺少科学性和 ......
2007-11-08 shxw 习书随笔 593 ℃ 0
- 搜索
-
- 04-10艺术如何不老
- 03-30推荐诗集《回眸》方成义 著
- 03-11重庆奉节现三峡库区最老“造纸坊” [组图]
- 03-11全国人大代表杨娟娟:建议将新化安化茶马古道列入世遗申报
- 03-11内蒙古8世纪-10世纪古墓群为蒙古皇族葬俗起源提供考古实证
- 02-03金农郑燮带动扬州八怪整体价格
- 08-23胡兰成曾称三生石上只有张爱玲名字:终究要等她
- 08-14《来自星星的你》道具发簪成文物
- 08-14张学良亲笔签署公文曝光:85年前奉天改辽宁
- 08-14夏日炎炎话藏扇:文人雅趣拍场俏 图
- 6682℃台湾画家谢坤山的人生
- 5673℃学“草”先通“楷”
- 5285℃中国书法结体原则感悟
- 5141℃“书”无十年功
- 4451℃线条:中国书法的基因
- 4432℃学习与欣赏书法的三重境界
- 3507℃汉字·唐诗·书法
- 3444℃中国书法存在价值初步探
- 3440℃书法称不上最高艺术
- 3147℃致全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的一封信
- 04-10艺术如何不老
- 03-30推荐诗集《回眸》方成义 著
- 08-18让书法架起一座桥——怀念著名书法艺术家王渊华先生
- 07-24细节——九届国展随谈
- 07-24如何面对丧失文化身份的中国书法
- 07-24“主题”书法的发展与流弊——从写到画、到做、到俗(下)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