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堂 > 书法入门 / 正文
《蒙诏帖》:瘦硬通神尚须柔
不少人对柳公权的楷书不屑一顾,米芾就曾言“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见过柳公权的行书《蒙诏帖》后,便觉其书并非只有骨鲠气刚。此帖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清和劲畅之气,让我们将柳氏楷书的“刻板”忘得一干二净。柳氏楷书取法于颜,其行书同样有颜书的影子。只是楷法比之于颜体更趋耿直,其行草既保持了自身的刚健,又不失颜书的大气温和。
《蒙诏帖》除有颜书的影子外,还有“二王”的笔意掺和期间。盖唐代书家,虽各有所重,但取法“二王”却是共同的门径。此帖结字内紧外鼓,内紧即有“二王”法,外鼓则承鲁公意。如“蒙、守、闲、嘱”等字,如出鲁公手笔,而“诏、出、讬、谁”等字,既简洁明快,又不失魏晋气度。当然,还有一些线条过于缠杂,但其笔路清晰,尚不致入俗。这种简与繁,内紧与外鼓之间的协调处理,可见柳公权具有相当的应变能力。柳公权另有《奉荣帖》等行书刻帖传世,但楷意过重,不及《蒙诏帖》自然大气。盖楷书因点画分列,骨鲠尚可成就气刚;行草重在使转,若一味骨鲠,则线条未免僵直。《蒙诏帖》能神气活现,除其瘦硬外,其使转间的温和柔顺,当为关捩。不过柳氏没有全面学到鲁公的温和,不然的话,他的作品应该比现在耐看得多。
临写要求:
一、中国传统的审美原则中,最玄奥的是“用反”原则,如强调力感,粗暴、鼓弩非至力,至力者必柔,所谓以柔克刚。雄何以能深?当须柔,雄而柔者,必浑穆,少柔则大多趋蛮、糙,蛮则野,糙则火,不美。颜书得浑穆,柳书不得,在于柳书少柔。
二、大王书强调顿挫,小王书强调使转,鲁公则将顿挫隐于使转内。柳书瘦硬,自然不可无顿挫,但也须学颜,隐含一些,美在其内则能缓解瘦硬带来的尖刻。
白砥临柳公权《蒙诏帖》
- 上一篇:繁简字知识问答(九)
- 下一篇: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二)
猜你喜欢
- 2008-01-18 白砥临古·行草篇(十五)
- 2007-11-30 白砥临古·行草篇(十二)
- 2007-11-12 白砥临古·行草篇(十)
- 2007-10-25 白砥临古·行草篇(九)
- 2007-10-19 白砥临古·行草篇(八)
- 2007-10-10 白砥临古·行草篇(七)
- 2007-10-10 白砥临古·行草篇(六)
- 2007-10-10 白砥临古·行草篇(五)
- 2007-10-08 白砥临古·行草篇(四)
- 2007-10-08 白砥临古·行草篇(三)
- 搜索
-
- 08-13薛元明:谈结字
- 08-13薛元明:笔法杂谈
- 08-08行草书法技巧
- 08-08陈忠康谈国展创作——国展创作三步走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超武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张建会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汪永江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海良
- 08-05薛元明谈入帖
- 08-05临帖层次把握与书体的过渡及兼容
- 37432℃《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29686℃书法的“狂狷美”
- 26430℃怎样临习《宣示表》
- 25577℃图说书史 行书
- 23451℃楷书10讲:临池偶得——谈谈学习楷书的体会
- 22476℃行书第二章第四单元:笔顺
- 18700℃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三十一)
- 16748℃楷书10讲:永字八法——谈谈“永”字八法
- 16643℃篆书第十五周:篆书历代名作欣赏(四)
- 16500℃临摹——学好书法的必由之路
- 05-21怎样临习《宣示表》
- 10-29《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10-10柔韧兼备 沉着轩昂——王献之《地黄汤帖》
- 09-21白砥临古·小楷篇(八)
- 09-18白砥临古·小楷篇(二)
- 09-17感悟《争座位帖》
- 09-17米 芾 与 大 草
- 09-13读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 09-11浅析米芾行书作品的章法
- 09-10《灵飞经》帖的笔法(六)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